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向言的意思、向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向言的解釋

古籍所載的一種特異現象。嚮,通“ 響 ”。《晉書·五行志中》:“ 吳孫休 時, 烏程 人有得困病,及差,能以響言者,言於此而聞於彼。自其所聽之,不覺其聲之大也。自遠聽之,如人對言,不覺聲之自遠來也。聲之所往,隨其所向,遠者所過十數裡……言不從之咎也。”後用為建言諷喻而使在上者明察下情的典故。 清 錢謙益 《嚮言》詩序:“善聽嚮言者,莫如聖人。有瞻言之聖人,言從作乂,而天下無嚮言之咎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向言”是一個源自古籍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1. 詞義本源
“向言”指古籍記載的一種聲音傳遞特異現象,即人的話語能超越物理空間限制,從發聲處傳播至遠處。例如《晉書·五行志》記載,孫吳時期烏程有人患病痊愈後,獲得“以響言”的能力,說話時聲音雖自身不覺響亮,卻能讓十數裡外的人清晰聽到。

2. 曆史典故與引申義
該詞後被引申為建言諷喻的象征,指通過言語引起上位者關注民情。清代錢謙益在《嚮言》詩序中強調“善聽嚮言者,莫如聖人”,将這種聲音異象與政治納谏結合,賦予其“下情上達”的隱喻意義。

3. 語言通假現象
“向”在此處為通假字,通“響”,意為回聲或聲音傳播。《晉書》原文用“響言”描述,後世文獻中逐漸演變為“向言”。

4. 現代名字寓意
在姓名學中,“向”象征目标與方向,“言”代表見解與表達,組合後寓意正直、聰慧、志向遠大。但此用法與古籍原義無直接關聯。

提示:如需了解《晉書》原文或曆代文學引用案例,可參考、2、3中的古籍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向言的意思

《向言》是一個成語,意指向别人表達自己的意見或觀點。

拆分部首和筆畫

《向言》的部首是口,筆畫數為七劃。

來源

《向言》最初來源于《論語·顔淵》:“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向言而不道,非禮也。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

繁體

《向言》的繁體字為「曏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向言”可以寫作「曏言」。

例句

他在會議上勇敢地向言,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組詞

與《向言》相關的組詞有:向導、向往、向背、言歸于好。

近義詞

與《向言》意思相近的成語有:言傳身教、開誠布公。

反義詞

與《向言》意思相反的成語有:含垢藏瑕、閉口不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