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能給人以清涼感覺的蒼翠色。 漢 郭憲 《洞冥記》卷一:“ 翕韓國 獻飛骸獸,狀如鹿,青色,以寒青之色繫之。” 宋 徐铉 《北苑侍宴雜詠·松》:“細韻風中遠,寒青雪後濃。”
(2).指天青色,并以指代天空。 孫毓棠 《山溪》詩:“學古老夕陽的智慧,把亂霞斂進寒青。”
(3).借指竹林。 宋 楊萬裡 《癸未上元後永州夜飲趙敦禮竹亭聞蛙醉吟》:“尚憶同登萬石亭,倚欄垂手望寒青。隻今真到寒青裡,吾人不飲竹不喜。”
“寒青”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文學意象,具體釋義如下:
清涼的蒼翠色
指自然界中能帶來涼意的青綠色,常用于描繪松柏、竹林等植物的色澤。例如宋代徐铉《北苑侍宴雜詠·松》中“細韻風中遠,寒青雪後濃”。
天青色或指代天空
形容如天空般純淨的青色,或直接借指蒼穹。例如漢代郭憲《洞冥記》記載“翕韓國獻飛骸獸……以寒青之色繫之”。
借指竹林
因竹子常呈現清冷的青綠色,故以“寒青”代稱竹林,多見于古典詩文。
該詞兼具視覺與觸覺的雙重感知,常用于營造清冷、幽深的意境。其色彩屬性與自然元素(如竹、天)緊密關聯,體現了漢語詞彙“以景喻情”的特點。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5、9等來源。
《寒青》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寒冷而青翠。
《寒青》的拆分部首是寸(cun)和青(qing),分别位于字的左側和右側。
以繁體表達時,寒的部首寸可以改為寸,青的右側會有一點點不同,但整體形狀與簡體字相同。
寒的筆畫數為5畫,青的筆畫數為8畫。
《寒青》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詩經·邶風·青青子衿》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其中“青青”一詞形象地描繪了青翠的顔色和感覺。
《寒青》的繁體字為「寒青」,外觀與簡體字相同,隻是書寫方式有所差異。
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而且隨着時代的變遷,字形也産生了一定的變化。然而,《寒青》一詞的字形在古代與現代并沒有重大的變化。
1. 穿過冬天的森林,一片寒青沁人心脾。
2. 看着窗外的寒青山巒,我的心情也變得甯靜起來。
寒冬、青翠、冰寒、碧綠。
寒冷、凜冽、寒氣、清新。
溫暖、炎熱、綠意、白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