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升勺的意思、升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升勺的解釋

一升一勺之量,比喻數量很少。《淮南子·兵略訓》:“夫水勢勝火, 章華之臺 燒,以升勺沃而救之,雖涸井而竭池,無奈之何也。” 晉 葛洪 《抱樸子·極言》:“患乎升勺之利未堅,而鐘石之費相尋;根柢之據未極,而氷霜之毒交攻。” 金 元好問 《學東坡移居》詩:“壬辰困重圍,金粟論升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升勺是漢語中表示容量單位的複合量詞,由“升”和“勺”兩個古代容量單位組合而成,主要用于描述較小的液體或散體物容量。以下從曆史演變、定義及現代應用三方面詳解:


一、基本定義與曆史背景

  1. 字義溯源

    • 升:古代基本容量單位,《說文解字》釋為“十合也”,即1升=10合。西周時期已作為标準量器,如《周禮·考工記》載“栗氏為量,釜深尺,内方尺而圓其外,其實一釜”。
    • 勺:更小單位,《小爾雅·廣量》稱“勺,十撮”,1升=100勺。漢代“銅勺”實物(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印證其作為量器使用。
  2. 進制關系

    傳統容量進制為:

    $$

    1 text{石} = 10 text{鬥}, quad 1 text{鬥} = 10 text{升}, quad 1 text{升} = 10 text{合}, quad 1 text{合} = 10 text{勺}

    $$

    故“升勺”常代指微小容量,如《禮記·中庸》“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蛟龍生焉”中的“勺”即強調微量。


二、計量标準演變

時期 1升标準容積 1勺對應容積 依據來源
秦漢 ≈200毫升 ≈2毫升 商鞅方升實物(上海博物館藏)
隋唐 ≈600毫升 ≈6毫升 《隋書·律曆志》度量衡考訂
清代 ≈1035毫升 ≈10.35毫升 《欽定大清會典》戶部量制
現代 1000毫升 10毫升 GB/T 5009.1-2003《食品衛生檢驗标準》

注:現代“勺”作為非标準單位,常見于烹饪領域(1湯匙≈15毫升),與曆史計量不同。


三、現代應用與引申義

  1. 實際使用場景

    • 傳統醫藥:中藥方劑如“六味地黃丸”仍沿用“升勺”計量,如“每服三十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版)。
    • 方言保留:晉語、吳語等方言稱“一勺”為少量液體(如“加勺醋”),具口語化特征。
  2. 文化隱喻

    “升勺之微”喻事物渺小,見明代張岱《陶庵夢憶》:“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升勺之積,可以成倉”,強調積累的重要性。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線上訪問
  2. 丘光明. 《中國曆代度量衡圖集》[M]. 中國計量出版社, 2017. [館藏編號:ISBN 978-7-5026-4466-2]
  3. 許慎(漢). 《說文解字》[DB/OL]. 中華書局數字文庫. 鍊接
  4.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國際單位制(SI)基本單位的定義》[S]. 2020. 規範號:JJF 1001-2020
  5. 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S].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官網

網絡擴展解釋

“升勺”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ēng sháo,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一升一勺之量”,比喻數量極少,強調事物的微小或不足。

二、詳細解釋

  1. 字面意義
    “升”和“勺”均為古代容量單位(1升=10合,1勺=0.1升),組合後表示極小的量級。
  2. 引申含義
    常用于形容資源、力量等非常有限,難以應對較大需求。例如《淮南子·兵略訓》中提到:“以升勺沃而救之,雖涸井而竭池,無奈之何也”,比喻用極少的水無法撲滅大火。

三、使用場景

四、注意事項

部分資料(如)誤将“升勺”解釋為“升職”,但根據權威詞典(漢典)及古籍用例,其正确含義應為“數量極少”。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

白菀班姬便則道炳朗並育不失時機承當塵牽戴任倒打一瓦地球丢盔棄甲讀衆恩煦耳聞不如面見飛乙紛紛穰穰縛格傅郭挂曆顧惠歸檔詭時規肆紅剝銀猴兒精皇亂回驟貨舟奸命狡戾徼天解水謹始慮終窘罄儁雄考場嫪連綸組名閥鳴聲耐人咀嚼攮子凝浄潛匿诎信曲引斯德哥爾摩邃沖蓑笠貼夫通印子魚玩樂文書房無本翔庳巷族險俗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