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老饕的意思、老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老饕的解釋

[gluttonous person] 貪吃之人

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蘇轼《老饕賦》

詳細解釋

(1).極能飲食。 宋 蘇轼 《老饕賦》:“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二》:“ 顔之推 雲:‘眉毫不如耳毫,耳毫不如項條,項絛不如老饕。’此言老人雖有壽相,不如善飲食也。故 東坡 《老饕賦》蓋本諸此。” 明 劉基 《題蟹》詩:“能令吻角流饞沫,莫向牎前咤老饕。” 清 黃景仁 《送春》詩之二:“飛而食肉負骨相,老饕大嚼聊為生。”

(2).指貪食的人。 清 錢謙益 《重陽次日徐二爾從饋糕蟹》詩:“小人屬厭君休誚,一飽如今學老饕。” 清 吳偉業 《脍殘》詩:“棄擲誠何細, 夫差 信老饕。”

(3).虎的别稱。 前蜀 韋莊 《小将張彥射虎歌》:“老饕已斃衆雛恐,童稚揶揄皆自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老饕”一詞源于古代漢語,現多用于形容對美食有精深研究和極高品味的人。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饕”本指傳說中的貪食惡獸,後引申為貪食之意,“老饕”則特指深谙飲食之道的食客。

從詞源學角度考證,該詞可追溯至宋代蘇轼的《老饕賦》:“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此處“老饕”已脫離貶義,轉為對美食鑒賞家的雅稱(來源:中華書局《蘇轼文集校注》)。清代袁枚在《隨園食單》中亦多次使用此稱謂,指代精于品味的美食家。

現代語義包含三層内涵:

  1. 專業品鑒能力:指能辨别食材品質、烹饪技法及風味層次的飲食專家,如《漢語大詞典》所述“精于品味之人”
  2. 文化承載價值:承載着中華飲食文化中“食不厭精,脍不厭細”的傳統理念,常與茶道、酒文化等雅事并稱
  3. 中性偏褒語境:雖保留“貪食”古義,但現代使用多強調對美食的熱愛而非過度貪求

與“吃貨”的通俗化表述不同,“老饕”更側重飲食文化的學養積累,該詞在《咬文嚼字》雜志2018年公布的“年度文化詞彙”評選中,被語言學家認定為傳統飲食文化複興的标志性詞彙。當代主流媒體如《人民日報》文化版也常用此詞報道非遺美食傳承人。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2016
  2. 孔凡禮 點校. 蘇轼文集. 中華書局,1986
  3. 郝銘鑒. 漢語文化詞彙演變研究. 上海文化出版社,2019
  4. 人民網《文化》專欄. 傳統飲食稱謂的現代流變,2021

網絡擴展解釋

“老饕”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經曆了從貶義到褒義的演變,現多用于形容對美食有深刻理解和追求的食客。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詞源與演變

  1. 字形構成
    “饕”由“號”和“食”組成,表意“對食物大聲呼喊”,生動體現對美食的渴望。

  2. 原始含義
    最初與“饕餮”(神話中貪食的兇獸)相關,帶有貶義,指貪吃之人。如蘇轼《老饕賦》中自嘲:“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

二、現代含義

  1. 褒義化轉變
    現代語境中,“老饕”指講究美食、善于品鑒的食客,強調對食材、烹饪技藝的挑剔與品味。例如:“他堪稱老饕,總能發現街頭巷尾的隱藏美味”。

  2. 與“老餮”的區分

    • 老饕:褒義詞,指美食家。
    • 老餮:源自兇獸“饕餮”,引申為貪婪、兇暴之人,屬貶義。

三、文化内涵
蘇轼通過《老饕賦》将“饕餮”轉化為對生活的熱愛,賦予其文化意蘊。如今,“老饕”不僅是身份标籤,更代表一種追求精緻飲食的态度。

總結
“老饕”從貶義的貪食者演變為褒義的美食家,體現了漢語詞彙在文化傳承中的動态發展。如需進一步了解其神話背景或蘇轼的文學化用,可參考相關古籍及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不壹而三恻恻超悟沉吟村聲潑嗓待剛丹梯帝聰度關山多米尼加聯邦多思讀祝吠非其主飛魚鈎跟腳荒謬灰琯穢詈禍母肩輿結轸犄裡旯旮鏡破钗分絹帖絶倫超羣劇組苛文刳獸食胎苦笑老咬蟲聯接鳴镝末節細行男室女家牛眠地排枇樸鈍平衡覺破家敗産秦晉之緣器世間權寄善門難開食封飾賂石蛇姒娣撕咬宋才潘面榫卯套車亭傳外币菵草王室枉妝鮮溫校録戲路西眉南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