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紅色的台階。亦喻仕進之路。 南朝 宋 謝靈運 《拟魏太子邺中集詩·阮瑀》:“躧步陵丹梯,并坐侍君子。” 黃節 注:“丹梯,丹墀也。” 唐 許渾 《送上元王明府赴任》詩:“官滿定知歸未得,九重霄漢有丹梯。” 清 唐孫華 《次韻酬吳振西》之二:“中郎餘慶傳 羊 傅,暫阻丹梯莫愴然。”
(2).指高入雲霄的山峰。《文選·謝朓<敬亭山詩>》:“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 李善 注:“丹梯,謂山也。” 唐 李白 《夜泛洞庭尋裴侍禦清酌》詩:“遇憩 裴 逸人,巖居陵丹梯。” 王琦 注引 呂延濟 曰:“丹梯,謂山高峯入雲霞處。” 唐 歐陽詹 《送聞上人遊嵩山》詩:“丹梯石磴君先去,為上青冥最上頭。”
(3).指尋仙訪道之路。 唐 宋之問 《發端州初入西江》詩:“ 金陵 有仙館,即事尋丹梯。” 唐 杜甫 《贈特進汝陽王》詩:“鴻寶寧全秘,丹梯庶可淩。” 邵寶之 注:“丹梯,山上升仙之路。”《舊唐書·武宗紀》:“志欲矯步丹梯,求珠 赤水 。” 明 徐渭 《蠟屐》詩:“萬錢收錦檿,五嶽遍丹梯。”
“丹梯”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意象,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用法:
紅色的台階,喻指仕進之路
本義指朱紅色的台階,常被引申為官場晉升的象征。例如南朝謝靈運在詩中用“躧步陵丹梯”比喻追求功名之路()。
高聳入雲的山峰
形容險峻高遠的山勢,如謝朓《敬亭山詩》中“即此陵丹梯”,李善注解為“丹梯,謂山也”()。
尋仙訪道的途徑
道教文化中代指通向仙境或修行的艱險道路。如杜甫詩句“丹梯庶可淩”,邵寶注解為“山上升仙之路”()。
“丹梯”一詞融合了現實景觀與抽象隱喻,既可指具體的紅色台階、高山險峰,又承載着古代文人對仕途、修行的複雜情感。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含義。
《丹梯》是指古代用于攀登或下降峭壁的一種梯子。
《丹梯》的部首是木,共有8個筆畫。
《丹梯》一詞源于古代漢字,通常用于描述攀爬峭壁的工具。它将"丹"和"梯"兩個字合并而成。
《丹梯》的繁體字為「丹梯」。
在古代,漢字《丹梯》的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但基本結構和含義保持不變。
1. 他小心翼翼地攀上了丹梯。
2. 在峭壁上懸挂着一條堅固的丹梯,方便大家上山。
丹梯并沒有常見的組詞用法。
攀爬、登山器具
平地、樓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