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老饕的意思、老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老饕的解释

[gluttonous person] 贪吃之人

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苏轼《老饕赋》

详细解释

(1).极能饮食。 宋 苏轼 《老饕赋》:“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颜之推 云:‘眉毫不如耳毫,耳毫不如项条,项絛不如老饕。’此言老人虽有寿相,不如善饮食也。故 东坡 《老饕赋》盖本诸此。” 明 刘基 《题蟹》诗:“能令吻角流馋沫,莫向牎前咤老饕。” 清 黄景仁 《送春》诗之二:“飞而食肉负骨相,老饕大嚼聊为生。”

(2).指贪食的人。 清 钱谦益 《重阳次日徐二尔从馈糕蟹》诗:“小人属厌君休誚,一饱如今学老饕。” 清 吴伟业 《脍残》诗:“弃掷诚何细, 夫差 信老饕。”

(3).虎的别称。 前蜀 韦庄 《小将张彦射虎歌》:“老饕已毙众雏恐,童稚揶揄皆自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老饕”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现多用于形容对美食有精深研究和极高品味的人。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义,“饕”本指传说中的贪食恶兽,后引申为贪食之意,“老饕”则特指深谙饮食之道的食客。

从词源学角度考证,该词可追溯至宋代苏轼的《老饕赋》:“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此处“老饕”已脱离贬义,转为对美食鉴赏家的雅称(来源:中华书局《苏轼文集校注》)。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亦多次使用此称谓,指代精于品味的美食家。

现代语义包含三层内涵:

  1. 专业品鉴能力:指能辨别食材品质、烹饪技法及风味层次的饮食专家,如《汉语大词典》所述“精于品味之人”
  2. 文化承载价值:承载着中华饮食文化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传统理念,常与茶道、酒文化等雅事并称
  3. 中性偏褒语境:虽保留“贪食”古义,但现代使用多强调对美食的热爱而非过度贪求

与“吃货”的通俗化表述不同,“老饕”更侧重饮食文化的学养积累,该词在《咬文嚼字》杂志2018年公布的“年度文化词汇”评选中,被语言学家认定为传统饮食文化复兴的标志性词汇。当代主流媒体如《人民日报》文化版也常用此词报道非遗美食传承人。

权威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2016
  2. 孔凡礼 点校. 苏轼文集. 中华书局,1986
  3. 郝铭鉴. 汉语文化词汇演变研究. 上海文化出版社,2019
  4. 人民网《文化》专栏. 传统饮食称谓的现代流变,2021

网络扩展解释

“老饕”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汇,其含义经历了从贬义到褒义的演变,现多用于形容对美食有深刻理解和追求的食客。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词源与演变

  1. 字形构成
    “饕”由“号”和“食”组成,表意“对食物大声呼喊”,生动体现对美食的渴望。

  2. 原始含义
    最初与“饕餮”(神话中贪食的凶兽)相关,带有贬义,指贪吃之人。如苏轼《老饕赋》中自嘲:“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

二、现代含义

  1. 褒义化转变
    现代语境中,“老饕”指讲究美食、善于品鉴的食客,强调对食材、烹饪技艺的挑剔与品味。例如:“他堪称老饕,总能发现街头巷尾的隐藏美味”。

  2. 与“老餮”的区分

    • 老饕:褒义词,指美食家。
    • 老餮:源自凶兽“饕餮”,引申为贪婪、凶暴之人,属贬义。

三、文化内涵
苏轼通过《老饕赋》将“饕餮”转化为对生活的热爱,赋予其文化意蕴。如今,“老饕”不仅是身份标签,更代表一种追求精致饮食的态度。

总结
“老饕”从贬义的贪食者演变为褒义的美食家,体现了汉语词汇在文化传承中的动态发展。如需进一步了解其神话背景或苏轼的文学化用,可参考相关古籍及研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八方呼应北陵避就成群赤支沙吹乳触暑打埃尘大寂丹参倒述刀头燕尾飞语干么弓匠观衅伺隙国族浩皛横道黄粱梦黄须客毁方瓦合火烧简缓贱冗惊搐警设景助款宴来会林表赁约论谳霾天门画鸡儿蹑球凝立凝涩侨资清浊同流雀噪软舁濏濏商胡牲杀社燕市曹实缺树结思前想后肆行无忌速禄飒拉田鸡推迻望断白云未第危慄歍唈贤淑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