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下拜的意思、下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下拜的解釋

《左傳·僖公九年》:“王使 宰孔 賜 齊侯 胙,曰:‘天子有事于 文 、 武 ,使 孔 賜伯舅胙。’ 齊侯 将下拜。” 楊伯峻 注:“下拜者,降于兩階之間,北面再拜稽首……此為當時臣對君之禮。”後指跪下而拜。《史記·孟嘗君列傳》:“ 馮驩 結轡下拜。” 唐 宋之問 《扈從登封告成頌》:“萬方俱下拜,相與樂昇平。”《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八回:“ 王伯丹 見是先生來了,倒也知道敬重,親自迎了出來,先行下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下拜”是古代中國表示極度恭敬的禮儀動作,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說明:

1. 基本解釋
指跪地行禮,表達對尊長、神明或權威者的崇敬與順從。動作包含俯身、跪拜等儀式化行為,需配合虔誠心态。

2. 曆史出處
最早見于《左傳·僖公九年》,記載周天子賜胙肉時齊侯行“下拜”之禮。楊伯峻注解稱此為“臣對君之禮”,需在台階間下跪,面北行稽首禮(即叩頭至地)。

3. 使用場景

4. 動作細節
需降階至兩階之間,面朝北方完成“再拜稽首”(兩次跪拜并叩首),體現嚴格的等級規範。

5. 演變與延伸
後世逐漸泛指“俯身跪拜”動作,如清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描述對師長的下拜禮節。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左傳》《史記》等典籍原文,或查閱漢典等權威釋義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下拜的意思

《下拜》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表示恭敬或崇拜,在宗教儀式、祭拜、禮儀場合中向神靈、聖賢等高尊者表示敬意,并進行下跪、跪拜等動作。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下拜》由兩個部首組成:貝部和又部,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貝和又。貝部表示貝殼,又部表示右手。

《下拜》共有9畫,屬于比較複雜的漢字之一。要正确書寫《下拜》需要掌握貝部和又部的書寫順序和結構。

來源和繁體

《下拜》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先民對神靈的崇拜和尊敬。在古代社會中,民衆向神靈祈求福祉、進行祭祀時會進行下拜的動作,以表達對神靈的敬意。

在繁體字中,《下拜》的書寫形式為「下拜」,字形結構較為複雜。隨着簡化字的推行,現代漢字書寫中使用的是簡化字形式的「下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不同。《下拜》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是「下拜」,字形較為繁複,結構比較複雜。在古代文獻中,我們可以看到「下拜」這個字出現在各種儒家經典、佛教經典和曆史文獻中。

例句

1. 在廟宇前,信徒們虔誠地下拜祈福。

2. 他每天早上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下拜祖先的照片。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跪拜、頂禮膜拜、躬身緻敬。

近義詞:叩拜、叩頭、投拜。

反義詞:輕慢、不敬、摒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