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山。 南朝 梁 江淹 《齊太祖高皇帝诔》:“ 漢 求金岫, 吳 寳銅塹。” 胡之骥 注:“金岫,即銅山也。”
“金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理解: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詩詞中的用法,可參考《齊太祖高皇帝诔》或盧照鄰詩作原文。
《金岫》是一個中文詞語,意思是指金色的山巒,形容山嶺呈現出金黃色的光亮。
《金岫》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钅”和“山”,拼音分别是“金”和“岫”。它的總筆畫數為15劃。
《金岫》這個詞源出自古代文獻,形容山峰的光彩耀眼如金。
《金岫》的繁體寫法為「金岫」。
古代漢字寫法中的《金岫》字并沒有很大的變化,通常也是寫作「金岫」。
1. 在夕陽的映照下,山峰上的金岫顯得格外絢麗。
2. 登上頂峰,隻見遠處的金岫在陽光下閃耀着迷人的光芒。
金岫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形成以下詞語:
1. 金子:山嶺上的金岫仿佛是一顆巨大的金子。
2. 山嶺:金岫位于這片山嶺的中部,景色非常壯觀。
3. 光芒:金岫的光芒在夕陽的映襯下更加美麗奪目。
和金岫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金光:形容金色閃耀的光芒。
2. 金黃:指顔色像金子一樣的黃色。
3. 斑斓:形容色彩絢麗多彩。
與金岫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黑暗:形容沒有光亮或光線不足的狀态。
2. 灰暗:指顔色呈現出暗淡、陰沉的狀态。
3. 朦胧:形容模糊不清,看不清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