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餌的意思、五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餌的解釋

《漢書·賈誼傳贊》:“及欲試屬國,施五餌、三表以係單于,其術因以疏矣。” 顔師古 注:“賜之盛服車乘以壞其目;賜之盛食珍味以壞其口;賜之音樂、婦人以壞其耳;賜之高堂、邃宇、府庫、奴婢以壞其腹;於來降者,上以召幸之,相娛樂,親酌而手食之,以壞其心:此五餌也。”原為 賈誼 提出的懷柔、軟化 匈奴 的五種措施,後泛指籠絡外族的種種策略。 唐 李白 《自廣平至邯鄲登城樓覽古書懷》詩:“方陳五餌策,一使胡塵清。” 王闿運 《禦夷論一》:“五餌豢蔽,效于 蒙古 ,和之上者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外交策略,最早由漢代賈誼提出,旨在通過物質誘惑和感官腐蝕來懷柔、軟化匈奴等外族勢力,後泛指籠絡外族的策略。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五餌的具體内容

根據《漢書》顔師古注,賈誼提出的“五餌”包括以下措施:

  1. 壞其目:賜予華美的服飾、車馬,以視覺享受削弱敵方鬥志;
  2. 壞其口:提供珍馐美味,通過味覺滿足腐蝕敵方意志;
  3. 壞其耳:贈送音樂、歌舞和美人,用聽覺和感官享樂麻痹敵人;
  4. 壞其腹:賞賜豪華宅邸、倉庫及奴婢,以物質財富消磨其野心;
  5. 壞其心:對投降者親自款待、親近安撫,瓦解其忠誠。

二、曆史背景與目的

賈誼主張通過非武力手段分化匈奴,認為“五餌”能潛移默化地使外族臣服,減少戰争消耗。這一策略與“三表”(立信義、示仁愛、顯才能)結合,形成“三表五餌”的完整體系,強調以文化滲透和物質誘惑實現控制。

三、後世影響與評價

  1. 文學引用:唐代李白、張說等詩人曾以“五餌”喻指克敵謀略,如“方陳五餌策,一使胡塵清”(《自廣平至邯鄲登城樓覽古書懷》)。
  2. 實際應用:清代王闿運評價“五餌”對蒙古的懷柔效果顯著,認為其是“和之上策”。
  3. 争議性:部分史學家認為“五餌”過于理想化,實際效果有限,如《漢書》稱其“術因以疏”。

四、現代意義

“五餌”體現了古代中國“以柔克剛”的外交智慧,與現代軟實力策略有相似之處,即通過文化、經濟手段擴大影響力。但其依賴物質腐蝕的局限性也值得反思。

如需進一步了解“三表五餌”體系或具體曆史案例,可參考《漢書·賈誼傳》及《新書·匈奴》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餌的意思

《五餌》(wǔ ěr)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用五種不同的誘餌來引誘獵物,形容手段多樣或用計謀誘敵。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來比喻用多種手段引起他人的注意或吸引他人的興趣。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五餌》的拆分部首為一字,筆畫數為六畫。

來源

《五餌》這個成語最早見于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保操篇》:“孔豹子見殷中軍,語笑盈旋。曰:‘此何為者也?’曰:‘謂之五餌。’”這句話形象地描述了一種用多種手段引起他人注意的行為,後被套用為成語。

繁體

《五餌》的繁體字為「五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不同。《五餌》的古代漢字寫法為「五餌」。

例句

1. 他巧妙地運用了五餌,成功吸引了觀衆的注意。

2. 這個電視劇劇情曲折,運用了五餌讓人們越看越着迷。

組詞

五彩斑斓、五點雨、五光十色、五花八門、五顔六色。

近義詞

百餌、衆餌、百般誘餌。

反義詞

一餌,單一誘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