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臭氧的意思、臭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臭氧的解釋

[ozone] 無色氣體,有特殊臭味,可做氧化劑、消毒劑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臭氧(O₃)是氧氣(O₂)的一種同素異形體,由三個氧原子組成。在漢語詞典及科學語境中,其含義可從以下維度解析:


一、字義與化學定義

  1. 字源解析

    “臭”古義指氣味(非僅臭味),此處強調其刺激性;“氧”指元素構成。臭氧即“有氣味的氧”,源于雷電或紫外線作用後産生的特殊氣味。

  2. 科學定義

    臭氧分子式為O₃,常溫下為淡藍色氣體,具有魚腥草味。自然界中由太陽紫外線輻射或閃電作用于大氣中的氧氣生成。


二、物理特性與存在形式

  1. 物理性質

    密度大于氧氣,熔點-192.7°C,沸點-111.9°C,易溶于水。高濃度時呈藍色,液态為深藍色。

  2. 分布特征

    地球大氣中約90%的臭氧存在于平流層(距地表15-35公裡),形成“臭氧層”;近地面臭氧則屬污染衍生物。


三、環境作用與影響

  1. 保護性屏障

    平流層臭氧吸收太陽紫外線輻射(UV-B、UV-C),保護地表生物免受傷害,被譽為“地球防曬層”。

  2. 污染性危害

    近地面臭氧由氮氧化物(NOₓ)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經光化學反應生成,是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成分,會刺激呼吸道并損害農作物。


四、應用領域


權威參考資料

  1.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大氣科學名詞》.
  2. 中國氣象局. 《氣象學基礎術語》.
  3. 生态環境部. 《環境空氣質量标準》(GB 3095-2012).
  4. 世界衛生組織(WHO). 《紫外線輻射與健康評估報告》.
  5. 美國環境保護署(EPA). 《地面臭氧污染防控指南》.
  6.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消毒技術規範》.
  7.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食品加工助劑使用标準》.

網絡擴展解釋

臭氧(Ozone,化學分子式O₃)是氧氣(O₂)的同素異形體,由三個氧原子組成。以下從多個角度綜合解釋其特性與作用:

一、基本性質

  1. 物理特性
    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氣體,具有特殊臭味(類似魚腥味),液态呈深藍色,固态為黑紫色。其溶解度高于氧氣,可通過無聲放電法從氧氣中制取。

  2. 化學特性
    臭氧具有強氧化性,是已知最強的氧化劑之一,易分解為氧氣(反應式:$$2O_3 rightarrow 3O_2$$)。


二、分布與作用

  1. 平流層臭氧(有益層)
    主要分布于距地面10~50千米的平流層,形成臭氧層,濃度可達2×10⁻¹毫升/立方米。它能吸收太陽紫外輻射(尤其UV-B和UV-C波段),保護地球生物免受傷害,被稱為“地球生命保護傘”。

  2. 近地面臭氧(有害層)
    地面臭氧主要由汽車尾氣中的氮氧化物經光化學反應生成。濃度超過40微克/立方米時可能刺激呼吸道、眼睛,長期暴露會損害肺功能及植物生長。


三、應用與健康影響

  1. 工業與醫療應用
    臭氧可用于污水處理、空氣淨化及食品保鮮(強氧化性殺菌)。醫療領域通過臭氧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皮膚病等,但需在專業指導下使用。

  2. 雙重健康效應
    微量臭氧可刺激中樞神經、促進血液循環,但高濃度(如>300微克/立方米)會引發咳嗽、肺功能下降等危害。


四、總結

臭氧具有“雙重身份”:平流層中作為天然紫外線屏障,而地面過量時則成為污染物。其化學活性強,需科學利用以平衡生态與健康需求。

别人正在浏覽...

飽覧鼻梁骨波俏波籞敞亮超手回廊車檔春騎典城吊牌地面輻射定性蜚語副室伏锧更新換代寡鹄官砦河上歌花椰菜滑魚花座回部彙演穢漬瞷詢監擇驚歎號金善寶罥結眷生開美瞌铳萊索托郎主柳絮才高留作滅化溟茫米奇末進配宮搶風漆布全部軟簌簌散佚傷楚沓出條列擿伏發奸土中人尉納危危吻唇倭瓜顯位孝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