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饋饟的意思、饋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饋饟的解釋

運送糧饷。 宋 蘇轍 《京西北路轉運使題名記》:“﹝ 京西 ﹞盜賊希闊,外無蠻夷疆埸之虞,内無兵屯饋饟之勞,為吏者常閒暇無事。”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一:“﹝ 明 何騰蛟 等﹞分路拒戰,連營亘二三百裡。 式耜 饋饟不絶,我追師遂引退。”

餽饟:1.指糧饷。饟,同“ 餉 ”。《史記·高祖本紀》:“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絶糧道,吾不如 蕭何 。”《漢書·食貨志下》:“時又通西南夷道,作者數萬人,千裡負擔餽饟。” 三國 魏 锺繇 《薦關内侯季直表》:“三軍餽饟,朝不及夕。”

(2).指運送糧饷。 漢 賈誼 《新書·解縣》:“中地左戍,延行數千裡,糧食餽饟至難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饋饟”是古代漢語中表示饋贈食物的複合詞,具體解析如下:

一、字義拆分

  1. 饋(餽)
    本義指贈送食物,後泛指一般的饋贈行為。


  2. 同“饷”,特指向在野外勞作的人(如農人、士兵)贈送食物。《爾雅·釋诂》注“饁饟,饋也”,《詩經·周頌》有“其饟伊黍”的用例,指送黍米飯到田間。

二、讀音與方言差異

三、文獻用例

《詩經》中“饟”多指田間送飯,如“其饟伊黍”描寫周人豐收後向農人贈黍米飯的場景,體現古代“饋食于野”的勞作風俗。

四、現代意義

該詞現已罕用,被“饋饷”替代,多用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研究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二

饋饟的意思

《饋饟》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表示給予食物或禮物以表示尊敬、恭敬等感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饋饟》的拆分部首分别為食和饣,食表示與食物相關的事物,饣是食物的象形字。該詞的總筆畫數為22畫。

來源

《饋饟》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文化中,其中的"饋"字表示奉獻、贈送,"饟"字表示食物。這個詞語在古時候常用于描述對神靈的祭祀儀式,後來也擴展為對人的饋贈。

繁體

《饋饟》的繁體字分别為饋饟,保留了原詞的意思和組成部分。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饋"字的寫法為飠+卸,"饟"字的寫法為飠+甘。

例句

1. 子曰:“品薄而饋不給,禮德也。”

2. 母親親手準備了豐盛的晚餐,溫馨的場景令人倍感饋饟。

組詞

饋贈、饋送、饋獻、饋贈禮物

近義詞

贈送、給予、奉獻、獻上

反義詞

索取、搶奪、奪走、剝奪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