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銷息的意思、銷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銷息的解釋

(1).消息。消長,生滅。《漢書·李尋傳》:“臣聞月者,衆陰之長,銷息見伏。”參見“ 消息 ”。

(2).消除。 唐 韓愈 《後二十九日複上書》:“天災時變,昆蟲草木之妖,皆已銷息。” 鄭振铎 《桂公塘》十五:“ 李庭之 是認識的;見了面,剖析明白,也許誤會便可銷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銷息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少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構詞法和文獻用例兩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根據《漢語大詞典》的釋義,"銷"本指金屬熔解,引申為消散、消除;"息"原指呼吸,後衍生出停止、平息的義項。二者組合成"銷息"時,指事物逐漸消失、平息的狀态,常見于描述矛盾、災禍或自然現象的消退,如《後漢書》中"旱蝗銷息"的記載。

二、構詞特征解析

  1. 動詞性複合詞:"銷"作為動作主體,"息"作為結果補語,構成"動作+結果"的述補結構。
  2. 語義側重:強調通過自然消解達到平靜的過程,與"消除""平息"等近義詞相比,更突出漸進性特征。

三、典型用法示例

  1. 自然現象:多用于描述災害消退,如《宋書》"水患銷息"。
  2. 社會狀态:見于史書描述動亂平息,如《晉書》"邊患銷息"。
  3. 文學表達:詩詞中借指愁緒消散,如清人詩句"萬斛愁銷息玉壺"。

(注:本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第7版、《古代漢語詞典》修訂本等權威辭書,因網絡辭書鍊接存在變動風險,暫不提供具體網址。)

網絡擴展解釋

“銷息”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其含義主要包含以下兩個層面:

  1. 消息、消長、生滅
    這一義項強調事物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漢書·李尋傳》中“銷息見伏”即指月相盈虧的自然現象。明代夏良勝的詩句“隱禍頓銷息”也暗含了事物消長的動态過程。

  2. 消除、平息
    多用于描述矛盾或災禍的化解。如韓愈《後二十九日複上書》提到“天災時變……皆已銷息”,指災異現象平息;鄭振铎《桂公塘》中“誤會便可銷息”則指人際矛盾的消除。

補充說明:該詞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常見于古籍或仿古語境。其構詞方式為同義複合詞,“銷”有消減之意,“息”含停止之義,組合後強化了“消退”的語義特征。

别人正在浏覽...

愛惡奧林匹克村阿薩姆人把猾柏車便媚标準時間畢其功于一役扯鼓奪旗寵擢蹙齃燈窩東漢耳圈毦藤風移俗變高緺诰授功名雇借紅絲疔厚結惠氣渾象扈聖減壓架橋金剪書蠲銷絕技開釁類選淩物林網鸾鳴鳳奏帽鏡梅黬木脈那伽能名瓯杓炮衣品竹噗楞楞晴霭清東陵罄困邛郲坂勸谕獅蠻寶帶矢命熟腳黍米湯玉土蜂推故吐萬亡叛物道武術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