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馈饟的意思、馈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馈饟的解释

运送粮饷。 宋 苏辙 《京西北路转运使题名记》:“﹝ 京西 ﹞盗贼希阔,外无蛮夷疆埸之虞,内无兵屯馈饟之劳,为吏者常閒暇无事。”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 明 何腾蛟 等﹞分路拒战,连营亘二三百里。 式耜 馈饟不絶,我追师遂引退。”

餽饟:1.指粮饷。饟,同“ 餉 ”。《史记·高祖本纪》:“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絶粮道,吾不如 萧何 。”《汉书·食货志下》:“时又通西南夷道,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餽饟。” 三国 魏 锺繇 《荐关内侯季直表》:“三军餽饟,朝不及夕。”

(2).指运送粮饷。 汉 贾谊 《新书·解县》:“中地左戍,延行数千里,粮食餽饟至难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馈饟(kuì xiǎng)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语境的复合词,主要含义指运送、供给粮食或其他物资,尤其强调在特定场合(如军事行动、礼仪往来)中的供给行为。以下从权威词典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核心释义

  1. 运送粮食物资

    指将粮食、军需等物资转运至特定地点进行供给。《汉语大词典》明确释义为:“馈送粮饷”。古代多用于描述为军队或使节提供后勤补给的行为,如《汉书·食货志》载“转漕馈饟”,指通过水陆运输军粮。

  2. 礼仪性馈赠

    在礼仪文化中,引申为郑重其事的赠予行为。《说文解字注》提及“饟”通“饷”,含“以食物款待”之意,如《仪礼》中诸侯间“馈饟之礼”即指互赠食物以示交好。


二、字形与字源分析

二字组合后,强化了“供给粮食物资”的核心含义,且多用于正式或军事语境。


三、典籍用例

  1. 军事后勤

    《史记·平准书》:“中国缮道馈饟,远者三千,近者千余里。”描述为远征军队输送粮草的艰辛。

  2. 礼仪往来

    《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馈饟,食用六谷。”指君王赏赐臣属食物的制度。


四、古今用法演变

现代汉语中,“馈饟”因语境变迁已较少使用,但“馈赠”“粮饷”等派生词仍保留其部分含义。需注意其与“馈赠”的区别:“馈饟”侧重物资供给(尤指粮食),而“馈赠”泛指礼物赠送。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2卷,页945。
  2.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中华书局,2013年,页456。
  3. 《王力古汉语字典》,王力主编,中华书局,2000年,页1231。

网络扩展解释

“馈饟”是古代汉语中表示馈赠食物的复合词,具体解析如下:

一、字义拆分

  1. 馈(餽)
    本义指赠送食物,后泛指一般的馈赠行为。


  2. 同“饷”,特指向在野外劳作的人(如农人、士兵)赠送食物。《尔雅·释诂》注“饁饟,馈也”,《诗经·周颂》有“其饟伊黍”的用例,指送黍米饭到田间。

二、读音与方言差异

三、文献用例

《诗经》中“饟”多指田间送饭,如“其饟伊黍”描写周人丰收后向农人赠黍米饭的场景,体现古代“馈食于野”的劳作风俗。

四、现代意义

该词现已罕用,被“馈饷”替代,多用于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研究领域。

别人正在浏览...

白单衣百思莫解白天鬓朵博练缠滞当代英雄道引东沙群岛断察断运独坐愁城恶言詈辞拊背扼吭腐化覆允故夫鬼事固让花腊皇极谎敲才迦罗沙曳蹐步罝维考绩恳恩蝰蛇来芳拉闲烈节流觞龙脊麦秀马走美利磨究闹纷纷内拙盘街伾扢洽办轻楫倾折启业曲心让叙任听入出如旧山池梢天束手就殪肃谨通精完理惟惟五车闲淘气霄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