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身重義的意思、輕身重義的詳細解釋
輕身重義的解釋
謂輕視生命而重視正義事業。 晉 葛洪 《抱樸子·明本》:“攻守進趣之術,輕身重義之節。”亦作“ 輕生重義 ”。《晉書·周處傳論》:“ 周子隱 以跅弛之材,負不羈之行……輕生重義,徇國亡軀,可謂志節之士也。”
詞語分解
- 輕身的解釋 指不珍重自己的生命老夫已矣,汝複輕身而昧大義,;;;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詳細解釋.道教謂使身體輕健而能輕舉。《史記·留侯世家》:“ 留侯 乃稱曰:‘……願棄人閒事,欲從 赤松子 遊耳。’乃學辟
- 重義的解釋 .謂以道義為重。 漢 桓寬 《鹽鐵論·錯币》:“古者貴德而賤利,重義而輕財。” 明 何景明 《放歌行》:“自昔慕豪勝,重義還輕身。”.謂看重義氣。 明 何景明 《懷舊吟贈阮世隆》:“知君重義多豪
網絡擴展解釋
“輕身重義”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輕視個人生命而重視正義事業。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 字面拆分:由“輕身”(看輕自身安危或利益)和“重義”(重視道義、正義)兩部分組成,體現對個人與道義的取舍态度。
- 深層内涵:強調在關鍵時刻為維護正義或他人利益,甘願犧牲個人利益甚至生命,常見于描述忠義之士的行為。
二、出處與演變
- 最早記載:出自晉代葛洪《抱樸子·明本》:“攻守進趣之術,輕身重義之節。”。
- 曆史用例:唐代文獻如《廣弘明集》中也有引用,形容武将或忠臣的品格。
三、用法與語境
-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定語或賓語,如“他輕身重義,舍己救人”。
- 適用場景:常用于褒揚俠義精神、家國情懷或舍己為人的行為,如描述軍人、俠客等群體。
四、近義詞與關聯表達
- 近義詞:輕生重義、舍生取義。
- 反義詞:貪生怕死、見利忘義。
五、例句參考
- “緯武經文輕身重義,社稷是所不圖也,天位非所傾望也。”(《全後魏文》卷五十九)
- “好男兒應有吞吐八荒的淩雲壯志,禦敵衛國理當毫無雜念,彰顯了軍人輕身重義的氣節。”
如需更多例句或擴展學習,可參考《抱樸子》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國學大師網)。
網絡擴展解釋二
輕身重義
《輕身重義》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或選擇時,追求正義和道義而舍棄個人利益和生命犧牲。拆分部首是車、身、裡,筆畫數為13畫。
來源
《輕身重義》最早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輕身重義,士之事也。”
繁體
《輕身重義》是《輕身重義》的繁體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比較繁瑣,所以《輕身重義》的寫法也有一些變化。比如,“輕”曾使用“輕”、“輕”、“輕”三種寫法,“場”曾使用“場”、“輕”兩種寫法。
例句
他在敵人面前輕身重義,甯願犧牲自己也要保護家人。
組詞
輕視、輕敵、重要、重鎮
近義詞
舍己為人、忘我奉獻、大公無私
反義詞
重身輕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