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经熔炼的金属。指矿石。 唐 刘禹锡 《献权舍人书》:“犹夫矿朴纳於鎔范。”
“矿朴”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有所记载,以下为综合解释:
“矿朴”指未经熔炼的金属或矿石,即天然状态的矿物。这一解释来源于唐代刘禹锡的《献权舍人书》:“犹夫矿朴纳於鎔范”,意为矿石需经过熔炼才能成器。
部分网络解释(如)将其引申为“品德朴实、坚贞不屈”,但此用法缺乏权威文献支持,可能是现代误用或衍生义。
“矿朴”原指未加工的矿石,后多用于比喻事物原始、未经雕琢的状态。其核心含义需结合古典文献理解,避免与衍生义混淆。
《矿朴》(kuàng pǔ)是一个汉语词汇,形容一个人或一个事物的本质或特质十分朴实、简单、真实、纯粹。
《矿朴》的部首是石 (shí),并且它共有十画。
该词出自中国古代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书·艺文志》中的一篇文章。
《矿朴》的繁体字为「礦朴」。
在古代的写法中,「矿」的字形比现在稍微有些差异,如今的「矿」中的「甴」部在古代被写作「石」。
1. 这个人虽然看上去很普通,但他的性格十分矿朴。
2. 这幅画的风格十分矿朴,却能表现出深深的内涵。
矿山、朴素、矿产、朴质、大矿、朴实等。
坦诚、纯真、朴实、质朴。
复杂、虚伪、做作。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