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 和 孟子 的并稱。 晉 張協 《洛禊賦》:“於是搢紳先生,嘯儔命友,攜朋接黨,冠童八6*九,主希 孔 孟 ,賓慕 顔 柳 。臨涯詠唫,濯足揮手。” 宋 王安石 《哭梅聖俞》詩:“栖栖 孔 孟 葬 魯 鄒 ,後始卓犖稱 軻 丘 。” 元 郝經 《原古上元學士》詩:“麟死九鼎淪,萬世無 孔 孟 。文字糠粃餘,扶藉不絶聖。” 清 朱轼 《<張子全書>序》:“以《易》為宗,以《中庸》為體,以 孔 孟 為法。”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孔孟漢語 快速查詢。
“孔孟”是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的合稱,泛指儒家思想體系及其核心價值。以下是詳細解釋:
“孔孟”指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與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兩人是儒家學派最重要的奠基者。孔子被尊為“至聖”,孟子則被稱為“亞聖”。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權威典籍《論語》《孟子》或學術研究文獻。
《孔孟》是指中國古代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和孟子的合稱,也是對他們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總稱。孔子和孟子都是中國古代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們以其廣泛的影響力和深遠的思想成就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産。
《孔孟》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孑”和“子”。部首“孑”表示“親族關系”,部首“子”表示“人”。它的總筆畫數為10畫。
《孔孟》這個詞來源于孔子和孟子的名字,用來代表兩位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學說和思想。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孔孟」。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孔子的名字寫作「孔子」,孟子的名字寫作「孟子」。這種寫法延續至今,成為了孔子和孟子這兩位重要思想家的專有名詞。
1. 孔孟之道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2. 學習孔孟之道,可以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1. 孔孟學派
2. 孔孟思想
3. 孔孟之道
1. 儒家
2. 孔子學派
3. 孟子學派
1. 道家
2. 法家
3. 名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