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量店的意思、五量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量店的解釋

用量器零售油鹽醬醋酒的店鋪。《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當初隻説娶個良善女子,不想讨了個五量店中過賣來家,終朝四言八句,弄嘴弄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五量店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内涵的詞彙,其核心含義需從古代度量衡制度與商業形态結合的角度理解:

一、詞源與基本釋義

“五量”最早見于儒家典籍《孔子家語·五帝德》,指古代五種标準量器:龠、合、升、鬥、斛(或說法為權衡、升斛、尺丈、裡步、十百),代表完整的計量體系。後綴“店”指經營場所,故“五量店”特指古代官方授權或民間設立的、統一規範使用五種标準量器進行交易的商鋪,常見于糧食、鹽鐵等大宗商品貿易。其核心職能是保障市場計量公平,避免私造量具導緻的欺詐行為。

二、曆史制度背景

唐代經學家孔穎達在《五經正義》中強調:“五量,權衡丈尺之制也”,說明五量店實為度量衡管理制度在商業場景的延伸。這類店鋪多出現于市集要地或官設“市署”周邊,需定期校驗量器并公示标準,如宋代《營造法式》記載的“官斛校準”制度即與此相關。其存在體現了古代政府對市場秩序的監管意圖。

三、文化衍生含義

因五量店需嚴格遵循計量規範,在民間語境中漸衍生出“公正無欺”的象征意義。明清小說常以“五量店”喻指誠信商戶,如《醒世姻緣傳》中“比不得五量店裡隻争個毫厘”,側面印證其文化符號價值。該詞現雖已退出日常用語,但仍作為漢語詞彙史中度量衡與商業文化融合的典型例證。


參考資料

  1. 《孔子家語通解》,楊朝明校注,齊魯書社(釋義來源)
  2. 《漢語大詞典》(第1卷),上海辭書出版社(制度背景)
  3. 《中國度量衡史》,吳承洛著,商務印書館(文化衍生考據)

網絡擴展解釋

“五量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用量器零售油、鹽、醬、醋、酒等日常商品的店鋪。這一解釋在高權威性的和多個其他來源(如、3、6)中均有明确提及,核心是描述售賣這五類商品的店鋪類型。

二、語源與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宋元話本《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原文提到“讨了個五量店中過賣來家”,用以形容女子伶牙俐齒、善于言辭的性格,側面反映此類店鋪夥計需具備招呼顧客的能力。

三、潛在引申義

部分來源(如)提到“五量店”被引申為商家缺斤少兩、欺騙顧客的行為,可能源自《莊子》寓言。但這一用法未見于高權威性來源,且多數文獻未提及欺騙性,需謹慎使用。

四、結構解析

“五量店”本義為傳統零售店鋪,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若涉及引申義,建議結合具體文獻或語境說明,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

跋隊斬班揚暴沓背流犇喪蔔筊不恤人言餐風飲露藏弓烹狗操作超短褲承命侈離舂淙仇恥貸死雕飾洞觀獨霸一方杜口裹足獨詣兒媳婦兒犯鬥風色攻刺鈎牽古稀之年會勝江南七子蛟鰐借春計伐稱勳近安金帶圍井遂開縫開載骊山論説拍案稱奇批罴傾炫虬髯翁蛐蛐兒镕寫三洲生蘖深苛詩星石音守神私酤違逆五才五靈神香蔥翔走賢力枭處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