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賞識尊重。《世說新語·文學》“ 殷中軍 讀《小品》……嘗欲與 支道林 辯之,竟不得” 劉孝标 注引 晉 法濟 《高逸沙門傳》:“ 殷浩 能言名理,自以有所不達,欲訪之於 遁 ,遂邂逅不遇,深以為恨。其為名識賞重,如此之至焉。”
“賞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賞重”指賞識尊重,強調對他人才能或價值的認可與重視。該詞由“賞”(賞識)和“重”(重視)組合而成,常見于描述人際交往中的推崇态度。
該詞最早見于《世說新語·文學》的注引文獻。據晉代法濟《高逸沙門傳》記載,殷浩因未能與支道林(支遁)辯論而感到遺憾,側面體現了他對支道林的“賞重”。
需注意現代語境中“賞重”使用較少,更多見于古籍或特定表達(如“懸賞重金”)。日常交流中可用“賞識”“尊重”等詞替代以增強理解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典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世說新語》及相關注釋版本。
賞重是一個表示賞識某人或某物的程度強烈的詞語。它表達了對被欣賞的事物的高度評價和重視。
賞重的拆分部首是貝,筆畫為10畫。
賞重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化和傳統價值觀念。它強調對美好事物的欣賞和高度贊賞,并倡導對優秀品質的珍視與追求。
賞重的繁體字為「賞重」。
在古代,賞重的寫法有時是「賞」字與「重」字組合,有時也是用特定的古字形來表達。古時候對賞重的寫法有着多種變化。
1. 這件藝術品真是賞重,每次看都會覺得心曠神怡。
2. 她對學習的态度非常賞重,勤奮努力,從不敷衍了事。
欣賞、重視、贊賞、賞心悅目、賞心悅耳
賞識、崇敬、推崇、器重、欽佩
蔑視、輕視、忽略、瞧不起、漠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