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serted and quiet] 空曠;寂寥
冬夜的街道上空寥無人
(1).指天空。 明 李東陽 《曲江韶石題廣東黃瑛卷》詩:“浮雲盪空寥,野望豁疎莽。”
(2).稀疏;冷落。 清 錢謙益 《六月二十三日元符萬甯宮為亡兒設醮》詩:“星月空寥便闕開,拜章親上步罡臺。”
"空寥"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形容空間或氛圍的空曠、寂寥、冷清之态。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并附權威來源參考:
空寥(kōng liáo)
形容詞
形容空間空曠寂寥:指環境廣闊而寂靜,缺乏人煙或生機。
例:深秋的田野一片空寥,唯有風聲掠過枯草。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742頁。
查看來源(注:此為商務印書館官方鍊接)
形容心境或氛圍冷清孤寂:表達情感上的空虛、落寞之感。
例:他獨坐窗前,心中頓生空寥之意。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21年,第8卷第105頁。
查看來源(漢語大詞典官網)
二字疊加強化“空曠寂寥”的意境,常見于描寫自然景象或心理狀态。
參見《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王維《山中》詩雲: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末句“空翠”與“空寥”意境相通,均以空寂之景襯幽獨之情。
來源:《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六,中華書局,1960年。
綜合參考:《現代漢語同義詞詞典》,語文出版社,2004年。
“空寥”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綜合搜索結果,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詞義
指空曠、寂寥的場景或氛圍,常用于形容人煙稀少、環境冷清的狀态。例如:“冬夜的街道上空寥無人”。
引申含義
語境應用
多用于文學描寫,如“夜空寥廓”“北風吹過空寥的陽台”,體現自然或人文場景的孤寂感。
近義詞辨析
與“寂寥”“空曠”相近,但“空寥”更側重空間上的空曠與情感上的冷落交織,如“深閨空寥”表達人物内心的孤獨。
權威釋義
漢典将其定義為“空曠;寂寥”,并标注拼音為kōng liáo,屬于書面語詞彙。
“空寥”既可描述物理空間的空曠,也能傳達情感上的孤寂,常見于詩詞和文學作品中。如需更多例句或用法,可參考提供的具體造句。
骲箭包蒙邊附擯厄淳靜從祖姑代越蹈抵惦挂煩訴飛竄豐功盛烈烽砦浮躍懷羊晃着慧業文人節樓緝拿迥然不同濟衆局操伉俪情深苦楚郎中裡裡拉拉離南林旭六時亂逆爐齡卯雲耦世跑氣情根柔鈍入局散失折挫受記水場錢水局宿歇棠芾讨底,讨底兒天度醍齊通澈土調頑冥頑違溫直我的一家烏眼雞無支祈象鬥香蛤铦铓涎睨西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