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酒。《禮記·禮運》“粢醍在堂” 漢 鄭玄 注:“《周禮》五齊:一曰泛齊……四曰醍齊。”今本《周禮·天官·酒正》作“緹齊”。 鄭玄 注:“緹者成而紅赤如今下酒矣。” 唐 陸龜蒙 《添酒中六詠·酒池》:“殘霞入醍齊,遠岸澄白酇。”
“醍齊”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周禮》記載
在《周禮·天官·酒正》中,酒被分為“五齊”(五種不同等級的祭祀用酒),其中“醍齊”位列第四類(今本《周禮》寫作“緹齊”)。
《禮記·禮運》引用
提到“粢醍在堂”,鄭玄注解時再次關聯“醍齊”為五齊之一。
唐代詩人陸龜蒙在《添酒中六詠·酒池》中寫道:“殘霞入醍齊,遠岸澄白酇”,以“醍齊”比喻酒色如晚霞般紅豔。
“醍齊”是周代祭祀體系中一種紅赤色的酒,後成為文學中紅酒的代稱。其名稱和用途反映了古代釀酒工藝與禮制文化的結合。
醍齊(tí qí)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純粹”的、 “純高尚的”或者“純真的”。它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物或者人的品質、性質或狀态。
醍齊的拆分部首是酉(yǒu)和齊(qí),它共有12個筆畫。
醍齊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莊子·德充符》一篇。在這篇文章中,醍齊的意思是“純淨”的,并且被用來形容人的本性。
醍齊是醍齊的繁體字,它在繁體漢字中保留了相同的意思和拆分部首。
在古時候,醍齊的字形略有不同。它由兩個部分組成:酉和齊。酉表示容器,代表了酒,而齊表示完整和純淨。因此,醍齊在古代常被用來表達 “純淨的酒”。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的意義逐漸擴展,不再僅限于形容酒的純淨程度,而是用來形容其他事物的純粹性。
1. 他的藝術作品展示了醍齊的美,沒有被世俗的雜質所污染。
2. 這家咖啡館的咖啡醍齊純正,沒有添加任何人工調味劑。
3. 她的笑容散發着一股醍齊的童真,讓人不禁感到心曠神怡。
醍齊的常見組詞包括:醍齊純粹、醍齊軟件、醍齊地、醍齊美。
醍齊的近義詞包括:純粹、純正、純淨、純潔。
醍齊的反義詞包括:雜質、污濁、混雜、不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