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離南的意思、離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離南的解釋

(1).南方。 宋 蘇轼 《辨道歌》:“離南為室坎為家,先凝白雪生黃芽。” 查慎行 注引《參同契》注:“子居北,北乃坎之正位。午居南,南乃離之正位。”

(2).草名。又名通脫木,俗稱通草。《爾雅·釋草》:“離南,活莌。” 郭璞 注:“草生南方,高丈許,似荷葉,莖中有瓤正白。”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通脫木》﹝釋名﹞引 蘇頌 曰:“《爾雅》:‘離南,活莌。’即通草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離南(lí nán)是古漢語中對植物“通脫木”的别稱,屬于五加科灌木或小喬木。該詞最早見于中國古代辭書《爾雅·釋草》,其核心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與古籍依據

“離南”即通脫木(學名:Tetrapanax papyrifer),因莖髓富含白色輕軟海綿狀組織(中藥稱“通草”)得名。漢代《爾雅·釋草》明确記載:“離南,活莌也”,晉代郭璞注:“草生江南,高丈許,大葉,莖中有瓤,正白”。宋代《本草衍義》進一步說明:“古方通草即今之通脫木,離南之實也”。

二、植物特征與藥用價值

  1. 形态特性

    通脫木莖幹直立,葉片寬大呈掌狀分裂,莖髓直徑可達6厘米。幹燥莖髓呈白色輕泡條狀,為傳統中藥“通草”,具利尿、清熱功效。

  2. 文化應用

    莖髓可雕刻工藝品(通草花),清代《植物名實圖考》載:“通脫木……剝其皮,白髓輕虛,可為燈罩及飾物”。

三、詞源考據

“離南”命名可能源于其生長習性(喜溫暖濕潤,多見于南方)及形态特征(莖髓與木質部分離)。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釋名:“離南、活莌,皆言其莖髓通透之狀”。


參考文獻來源

  1. 《爾雅注疏》(中華書局影印本)
  2. 寇宗奭《本草衍義》(人民衛生出版社校注本)
  3.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4. 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商務印書館刻本)
  5.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校注版)

網絡擴展解釋

“離南”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釋義,其來源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所體現:

1.方位指代:南方

2.植物名稱:通脫木(通草)

其他補充

若需進一步探究古籍原文或植物學細節,可參考《周易》《爾雅》及《本草綱目》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安樂巾辦課剝放璧除别無二緻鄙固兵要地志駁回補考不終藏命巢傾卵破撐腸拄腹稠黏丹跸道義彫像棣棣抵賴丢盡臉面唔笃芳醪風湖子鳳靥剛鸷共人觀山玩水豪素貛兒黃羊會标監市履狶局高天蹐厚地魁酋疠疵鸾音劘壘弄影人亡政息善困聖喆史觀試事時異勢殊屍主順推損益肅虔田閑調琴銅章吏推覆瓦肆文墨人無毀無譽烏蠻鬼五州顯族撷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