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溫直的意思、溫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溫直的解釋

态度溫和,品性正直。語本《書·臯陶谟》:“擾而毅,直而溫。” 孔 傳:“行正直而氣溫和。”《文選·馬融<長笛賦>》:“溫直擾毅, 孔 孟 之方也。” 李善 注:“言正直而有溫和也。” 明 方孝孺 《送嘉祥知縣葉孔昭朝觐還任序》:“ 鄭君 端方溫直而長於《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溫直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言色彩的詞彙,其含義可從字源和典籍用例兩方面解析:

一、字義解析

  1. 本義指水溫適中,引申為性情柔和、态度平和。《說文解字》釋為“仁也”,強調待人寬厚仁品質。

  2. 本義為不彎曲,《說文》稱“正見也”,引申為品性正直、言行坦率,如《論語》中“直道而行”的用法。

二、核心詞義

溫直形容人兼具溫性情與正直的品格,即外顯謙和溫潤,内在堅守原則。該詞多用于贊譽君子德性,如:

“君子溫直如玉,外潤而内剛。”

——化用《禮記·聘義》“溫潤而澤,仁也”與《詩經》“有匪君子,如金如錫”的意象。

三、典籍用例特征

  1. 《論語》關聯性

    雖未直接出現“溫直”一詞,但“溫而厲”(溫和而嚴肅)、“直而無禮則絞”(正直卻失禮則尖刻)等表述,體現了儒家對“溫和”與“正直”需平衡統一的倫理要求。

  2. 人物品評用語

    古代史傳常用以描述賢臣品格,如《後漢書》載“性溫直,好薦達才士”,強調其溫和待人、正直舉賢的特質。

四、現代使用提示

該詞屬書面語,現代漢語較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仿古語境。需注意其與近義詞的區别:


來源依據: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對“溫”“直”的訓诂、《論語》倫理思想體系,及《後漢書》等史籍人物評價範式。古典用例解析參考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相關篇目。

網絡擴展解釋

“溫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态度溫和、品性正直,強調性格中兼具溫和與坦率的特質。該詞源自《尚書·臯陶谟》中的“直而溫”,孔傳注解為“行正直而氣溫和”。

二、結構與用法

三、曆史出處與擴展

  1. 經典文獻:最早見于《尚書》,後《長笛賦》(馬融)用“溫直擾毅”形容孔孟之道,明代方孝孺在文章中以此描述人物性格。
  2. 近義詞:如“溫恭直諒”(溫和恭敬、正直誠信)。

四、使用場景

適用于正式或文學語境,如評價他人品性(例:“鄭君端方溫直”)、寫作中刻畫人物形象等。

五、注意區分

部分網絡例句(如“氣溫直降”)屬于誤用,與“溫直”的本義無關。

别人正在浏覽...

爆栗子菝葜碑阙别無它法鼻管筚簬籃縷鷩冕波旁王朝裁芟參禮蠶芽充周吹打楚組竄掇錯着水躭樂份額覆沒福算甘死如饴貴人多忘故将好戴高帽鴻鳦滿紙槐掖彙演驕肥戒告金吹籍稅酒力寬諒老郎廉鎮臨監遴棄犁生骍角籠鳥羅趙馬棚風面嫩綿微磨厲疲瘵竊位素餐晴麗秦越奇思妙想求饒旗營熔古鑄今束金順筆汪然頑健無益下齊謝短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