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著。 漢 應劭 《風俗通·怪神序》:“故采其晃著者曰怪神也。”《陳書·文學傳序》:“若名位文學晃著者,别以功迹論。”
“晃着”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需結合讀音和用法區分:
1. 古代漢語中的含義(huǎng zhuó)
指顯著、明顯,常見于古籍。例如:
2. 現代漢語中的含義(huàng zhe)
表示搖晃、擺動的持續性動作,常見于口語或文學描寫:
總結區分:
晃着(huàng zhe)是一個漢字詞彙,它的意思是在行走、移動中左右搖動、擺動。
晃着的部首是日字旁,并且它的總筆畫數是12畫。
晃字最早來源于日本漢字,後來被引入到中國,并成為了一個常用詞彙。晃着一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晃著。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晃着的字形略有不同。它的舊字形為㿦,由“目”和“日”組成,表示“眼睛的動作”。
1. 他晃着身子穿過人群,消失在繁忙的街道中。
2. 風一吹,樹上的樹葉晃着動。
3. 小孩子晃着手指指着遠處的飛機,興奮不已。
4. 她邁着輕快的步伐晃着蕩過舞池。
1. 晃動:表示左右搖動、擺動的動作。
2. 晃悠:形容行走時搖擺不定或遲疑不決。
3. 晃眼:眼睛前後不穩定,産生模糊或暈眩感。
4. 晃蕩:形容搖擺不定、飄忽的狀态。
近義詞:搖動、搖擺、擺動。
反義詞:穩定、固定、平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