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受記的意思、受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受記的解釋

(1).亦作“ 受紀 ”。指接受祭享。《漢書·司馬遷傳》:“五年而當 太初 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歷始改,建於明堂,諸神受記。” 顔師古 注引 張晏 曰:“以元新改,立明堂,朝諸侯及郡守受正朔,各有山川之祀,故曰諸神受記。” 明 唐順之 《觀中州進賀長至表箋恭述時寓信陽》詩:“諸神将受紀,四海共迎祥。”

(2).佛教語。稱佛記弟子來生因果及将來成佛之事為記别,接受記别,叫做受記。 唐 李邕 《嵩嶽寺碑》:“密意所傳稱十方之首,莫不佛前受記,法中出家。”《古今小說·梁武帝累修歸極樂》:“長老知是 範道 要求受記,故此晝夜啼哭。”《老殘遊記續集遺稿》第六回:“佛經上常説:‘受記成佛。’你能受記,就能成佛;你不受記,就不能成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受記是漢語中具有宗教文化屬性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源自佛教典籍。據《漢語大詞典》記載,“受”指領受、接納,“記”在佛教術語中特指佛陀對弟子未來成就的預言。二字組合後形成三種遞進釋義:

  1. 佛教核心義:指修行者接受佛陀對其未來證果的預言。如《妙法蓮華經》載佛陀為五百羅漢授記成佛,此語境中“受記”具有宗教儀式性和預言确定性。

  2. 語義擴展義:衍生為接受重要指令或承諾,如《景德傳燈錄》記載禅宗祖師接受衣缽傳承時,須先“受記印可”,此時詞義已包含身份認證功能。

  3. 現代轉義:在宗教語境外,可指鄭重接受具有約束力的書面憑證,如寺院保存的曆代方丈受記文書,此用法仍保留莊重性特征。

該詞的語義演變體現了佛教中國化過程中術語的本土化改造。據《佛學大辭典》考釋,梵文原詞"vyākaraṇa"經鸠摩羅什翻譯時,結合漢語"受命而記"的認知邏輯創造此譯法,使外來概念更易被漢文化接受。

網絡擴展解釋

“受記”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分為古代文獻和佛教術語兩類:

  1. 古代文獻中的含義
    指接受祭享或受命于天,常見于祭祀或曆法變革的記載。如《漢書·司馬遷傳》提到“諸神受記”,指新曆法确立後,各方神靈接受祭祀。明代唐順之的詩句“諸神将受紀”也沿用此意。

  2. 佛教術語
    指佛陀對弟子未來修行成果的預言,包含來世因果及成佛的預言。例如《嵩嶽寺碑》記載“佛前受記”,《梁武帝累修歸極樂》中長老通過受記儀式确認修行者的佛緣。佛教認為“受記”是成佛必經的認證過程。

需注意,部分非權威來源(如)将其解釋為“令人難忘的成語”,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為誤傳。建議結合具體文獻或佛經語境理解該詞。

别人正在浏覽...

白桵般運抱拙镳宮層層疊疊馳懇丑地愁懷垂直面大布丹雞白犬單介雕困諜夫肺魚服牛乘馬高姓大名光音王滾枕纮紞紅衣炮歡休花息火藏監事紀綱地久要幾于絶望苦莘廊下餐六官賂權門房虐世偏格強而後可頃刻花晴照容恕榮郁栅鑰射角生介生榮死哀失事收頭戍夫樹事訟駁綏億筍蒂天高氣爽踢蕩通中枕退位讬芘為淵驅魚﹐為叢驅雀鹹池鄉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