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節樓的意思、節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節樓的解釋

唐 宋 節度使植纛之樓。《新唐書·百官志四下》:“﹝節度使﹞入境,州縣築節樓,迎以鼓角。” 元 劉壎 《隱居通議·地理》:“ 宋 制:節度使官儀甚盛,其家建巍樓,植纛其中,有黃幡豹尾之屬,名之曰節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節樓是中國古代建築中具有特殊政治象征的官署建築,專指節度使處理軍政事務的辦公場所。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文獻,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三層:

  1. 旌節儀制的物化載體

    “節”指旌節,是皇帝授予節度使統領軍隊的符信憑證。《漢語大詞典》記載,節樓需在正廳設立“戟門”,專門陳列象征權力的門戟與旌節,體現“受節制于朝廷,行號令于一方”的軍事統轄權。

  2. 軍政合一的建築形制

    據《中國建築史》研究,節樓普遍采用樓閣式建築結構,頂層設置瞭望台與鼓角樓,底層為議事廳與軍械庫。這種“上觀天象,下控城防”的設計,契合節度使“總攬軍鎮、監察民政”的職能需求。

  3. 等級制度的空間表達

    《唐代官制考》指出,節樓的高度、裝飾規格受嚴格等級限制。觀察使、防禦使等次級官員的治所稱“使院”,僅節度使駐地可稱“節樓”,這種命名差異實質是中央集權制度在建築規制上的映射。

該建築類型隨着宋代削藩政策逐漸消亡,但“節樓”作為曆史名詞仍存于《資治通鑒》《全唐文》等典籍,成為研究唐代藩鎮制度的重要實物參照。

網絡擴展解釋

“節樓”是中國古代建築中的一種特殊類型,具體釋義及背景如下:

一、基本釋義

“節樓”指唐宋時期節度使設置的存放旌節(象征權力的儀仗)的樓閣,具有官方儀式的功能。其核心含義與節度使的職權象征密切相關。

二、曆史背景與功能

  1. 設立目的
    節度使作為地方軍政長官,其入境時,州縣需專門建造節樓迎接,并舉行鼓角奏鳴的儀式,彰顯其權威地位。

  2. 建築特征
    樓内通常豎立纛旗(軍隊大旗),并配有黃幡、豹尾等儀仗裝飾,結構巍峨,成為權力象征。

三、詩詞中的體現

古代文學作品中常以“節樓”代指官署或權力中心,例如:

四、引申意義

部分現代語境中,“節樓”被引申為人生重要階段或目标的象征(如“理想是人生中的樓梯”),但此用法并非曆史原意,屬于文學化表達。

如需查閱更多古籍原文或完整詩詞,可參考《新唐書·百官志》及曆代詩詞集。

别人正在浏覽...

愛美的戲劇安徒生童話集白題舞抱怨布演豺狼當路常枲丑辱鉏龃粗石二堂蜚襳公養勾芒寡歡鬼怕惡人鶴腦側輝皇嘉宴甲紫介乘節毛急慌經數金華山廄長狷忿開宗明義溘然長往連春練軍李佛子論劾緑荷包忙碌綿羢魔道默念膜視攆轉旁指曲谕盤舞偏安一隅飄塵碁集泣麟棄末反本青髓七月流火熱水汀三複斯言秫绌舒服順谏溲勃貪滑桃李成蹊銅漏投順委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