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甕下的意思、甕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甕下的解釋

謂醉于酒甕下。 唐 李瀚 《蒙求》詩:“ 阮宣 杖頭, 畢卓 甕下。” 唐 李端 《晚春過夏侯校書值其沉醉戲贈》詩:“本是牆東隱,今為甕下仙。”參見“ 甕眠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甕下(wèng xià)是古漢語詞彙,字面指“陶甕之下”,引申為地下室、地窖或隱蔽的居所,常見于古代文獻描述貧寒或避世的居住環境。其釋義與用例主要參考以下權威來源:


一、核心釋義

  1. 字面指代

    “甕”為陶制容器,“下”表方位,合指甕所放置的底層空間。因古代貧者常居地下或半地下場所,故引申為簡陋居室,尤指陰暗潮濕之地。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第7卷,第1286頁。

  2. 社會文化内涵

    古代文獻中,“甕下”多隱喻貧困潦倒的處境。如《史記·滑稽列傳》載楚莊王時孫叔敖“甕牖繩樞之子”,後以“甕下”泛指寒士居所,體現階層差異。

    來源:《史記》(中華書局點校本),卷126。


二、典籍用例

  1. 《後漢書·獨行列傳》

    “(李)充家貧,兄弟六人同食遞衣,妻竊謂充曰:‘……今貧居甕下,何以共濟?’”

    釋義:此處直指貧家所居的狹小地下屋舍。

    來源:《後漢書》(中華書局,1965年),卷81。

  2. 王粲《登樓賦》

    “懼匏瓜之徒懸兮,畏井渫之莫食。步栖遲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望甕下而踟蹰,豈窮達之異心?”

    釋義:以“甕下”暗喻困頓境遇,對比“登樓”的視野開闊,抒發懷才不遇之郁。

    來源:《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卷11。


三、語言演變

現代漢語中,“甕下”已罕用,但仍有方言留存。如晉語部分地區稱地窖為“甕窖”,承古義之遺。

來源:李榮主編《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晉語分卷”。

網絡擴展解釋

“甕下”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醉于酒甕之下”,常用于形容醉酒的狀态,多見于詩文典故。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甕”指陶制容器,多用于盛酒或水;“下”表示方位。組合後“甕下”字面指酒甕旁邊或下方,引申為醉倒在酒甕旁的狀态,強調酣醉忘形的情景。

  2. 文學引用

    • 唐代李瀚《蒙求》詩:“阮宣杖頭,畢卓甕下。”
    • 李端《晚春過夏侯校書值其沉醉戲贈》:“本是牆東隱,今為甕下仙。”
      這些詩句均以“甕下”代指醉酒之人,暗含灑脫或放浪形骸的意象。
  3. 相關詞彙

    • 甕眠:與“甕下”同源,指醉後以甕為枕而眠,進一步強化醉酒形象。
    • 畢卓:晉代名士,以嗜酒著稱,典故中常與“甕下”關聯,如“畢卓盜飲”之事。

使用場景

“甕下”多用于古代詩文,現代漢語已罕見。其語境常帶有文人借酒抒懷、不拘禮法的意味,例如描述隱士或豪飲者的醉态。

擴展知識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蒙求》《全唐詩》等典籍,或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頒示避株逋負廛沽饞魂澶湉出充淡厮癫子吊梯敦勵堕淚碣豐嘏風藥佛堂龜津黃樓畫字忽闆護疾矯直解勞金翅救援攫肆俊鹘克己複禮苦雨聯接流變柳谷曆序盧橘蘆雪沒可得黴天蒙澤面包果綿延起伏嫩晴棚琶匹夫溝渎披頭散發蒲菜千頭橘輕淳啟牖犬牙交錯松堂汰劣留良談禅題外推贊頑礦韋缟武勇吳粵西蟾亵視蠍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