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蘭陵王的意思、蘭陵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蘭陵王的解釋

(1). 北齊 蘭陵武王 長恭 , 文襄帝 第四子。才武而貌美,臨陣常戴假面以對敵, 芒山 之敗, 長恭 為中軍,率騎五百擊 周 師 金墉城 下,勇冠三軍, 齊 人歌謠以壯之,作《蘭陵王入陣曲》。 唐 舞樂有“大面”,謂出于此。為此舞者戴假面,以效其指麾擊刺之容。

(2).詞牌名。本為 唐 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三段二十四拍,一百三十字。見《詞譜》卷三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蘭陵王"是漢語文化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複合詞,其核心釋義包含以下三個層面:

一、曆史人物身份 蘭陵王指中國南北朝時期北齊宗室名将高長恭(541年-573年)。據《北齊書·卷十一》記載,他因戰功受封蘭陵郡王,故稱"蘭陵王"。其最著名的典故源自邙山之戰,以五百騎兵解洛陽之圍,士兵譜《蘭陵王入陣曲》頌其勇猛。該人物形象體現了古代軍事智慧與忠勇精神,其面具傳說成為後世藝術創作的重要母題。

二、文學戲劇形象 在戲曲發展史中,"蘭陵王"演化為特定戲劇角色。唐代段安節《樂府雜錄》記載,該角色屬"代面"戲類型,表演者戴猙獰面具模拟其作戰英姿。元雜劇《蘭陵王》以"破陣樂"為曲牌,通過程式化表演再現曆史場景,成為古代軍事題材戲劇的經典範式。

三、現代文化符號 該詞在當代衍生出新的文化内涵。2013年播出的電視劇《蘭陵王》以藝術加工方式重構曆史故事,使這一曆史IP獲得新的傳播維度。在遊戲領域,《王者榮耀》等作品将其塑造為手持兵刃、戴金屬面具的虛拟角色,形成傳統與現代審美融合的視覺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蘭陵王”的詞義解釋,綜合曆史記載和文化内涵,可從以下三方面展開:

一、曆史人物身份

蘭陵王是北齊宗室名将高長恭(541-573年)的封號,其祖父為北齊奠基者高歡,父親為文襄帝高澄。他因戰功顯赫受封蘭陵郡王,故稱“蘭陵王”。其特點包括:

  1. 勇武善戰:以邙山之戰聞名,率500騎兵突破北周包圍,創《蘭陵王入陣曲》激勵士氣。
  2. 容貌俊美:史載“貌柔心壯,音容兼美”,作戰時戴猙獰面具震懾敵軍。
  3. 悲劇結局:因功高震主遭後主高緯猜忌,被賜毒酒身亡,年僅32歲。

二、文化符號含義

  1. 軍事才能象征:代表智勇雙全的将領形象,如“勇冠三軍”“文韬武略兼備”等評價。
  2. 忠義與悲劇色彩:其“國事即家事”的忠誠與政治迫害結局,成為後世文學創作的重要題材。

三、詞牌名來源

唐代教坊曲《蘭陵王入陣曲》演變為詞牌,結構為三段二十四拍,共130字,收錄于《詞譜》卷三十七。該詞牌多用于抒發豪壯或悲慨之情。

注:需注意“蘭陵王”本為爵位名,但因高長恭事迹過于突出,後世多特指其人。現代流行文化中(如遊戲《王者榮耀》)的刺客形象屬于藝術改編,與曆史原型差異較大。

别人正在浏覽...

傲倪擺袖卻金闆刀傍近豩豪蔔者材力草人産的長棘春冰蠢夯祠堂導數鄧穴得勝頭回鬥艸惡事傳千裡豐柯福音書丐人嘓嘓華彥鈞胡基駕長儉觳街門扇疾脈旌纛靜密羁禽居安思危恪尊蘭月量筒六尺之讬龍蹻經露出馬腳妙典瞑弓目斷木皮撓裂佞道偶題氣密裘罽旗幟鮮明阒滅啬細收生妪泰厲突擊隊武城宰無或無間獄武科五色挂錢祥風時雨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