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畫技法之一,指鐵鈎鎖。 明 李東陽 《柯敬仲墨竹》詩之一:“鐵鎖銀鈎誰解道,人間空夢筆生花。”
“鐵鎖銀鈎”是一個與中國傳統藝術相關的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
基本釋義
該詞原指中國畫技法中的“鐵鈎鎖”,主要用于描繪竹枝或山石的筆法,強調線條剛勁有力、結構嚴謹。例如明代李東陽在《柯敬仲墨竹》詩中提到:“鐵鎖銀鈎誰解道,人間空夢筆生花”。
技法特點
引申用法
部分資料(如查字典)提到該詞可引申為形容文辭或情節的巧妙緊密,比喻文學作品或語言表達引人入勝、富有感染力。但此用法多見于現代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注意差異
需注意,個别低權威性來源(如)将其解釋為“書法筆力遒勁”,但此說法未見于高權威性文獻,可能為誤用或擴展義。
該詞核心含義源于傳統繪畫技法,建議在學術或藝術領域使用時以“鐵鈎鎖”筆法為基準;若用于文學比喻,需明确上下文語境。
《鐵鎖銀鈎》是一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鐵鎖”是指用鐵制成的鎖具,通常用于固定和保護貴重物品或阻止人員逃跑;“銀鈎”是指用銀制成的勾鈎,常用于釣魚或捕捉動物。
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形容某人或某物被緊緊地束縛住,無法逃脫或擺脫控制。
在成語“鐵鎖銀鈎”中,其中一個字是“鎖”,它的部首是“金”部,共有10個筆畫;另一個字是“鈎”,它的部首是“鈎”部,共有10個筆畫。
《鐵鎖銀鈎》這個成語的繁體字為《鐵鎖銀鉤》。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成語“鐵鎖銀鈎”的兩個字分别會有不同的寫法。
其中,“鎖”字在古代有兩種寫法,一種是“鎖”,另一種是“銼”。
而“鈎”字在古代的寫法也有多種,比如“鈎”、“鉤”、“釦”等。
例句:他被鐵鎖銀鈎般的責任緊緊束縛住,無法自由行動。
組詞:鐵鎖、銀鈎、鐵鎖銀鈎般
近義詞:束縛、束手無策
反義詞:自由、解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