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履穿踵決的意思、履穿踵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履穿踵決的解釋

鞋子穿洞,後跟破裂。極言貧困。《莊子·山木》:“衣敝履穿,貧也。”《莊子·讓王》:“捉衿而肘見,納屨而踵決。” 魯迅 《華蓋集·“碰壁”之後》:“所以待到磨墨吮筆,說什麼‘履穿踵決’時,腳上也許早經是絲襪。”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履穿踵決(lǚ chuān zhǒng jué)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成語,字面指鞋子破損、腳跟裸露,深層喻指生活極度貧困窘迫。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字義分解

  1. 履(lǚ):

    古漢語中泛指鞋子,如《說文解字》釋:“履,足所依也”。

  2. 穿(chuān):

    意為穿透、破損,如《莊子·山木》載“衣弊履穿”。

  3. 踵(zhǒng):

    指腳後跟,《釋名·釋形體》曰:“踵,足後曰跟”。

  4. 決(jué):

    通“缺”,破裂之意,《戰國策》有“履決踵見”之例。

字面組合:鞋子穿破洞,腳後跟裸露在外。


二、典籍出處與典故

此成語典出《莊子·讓王》:

“曾子居衛……三日不舉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履而踵決。”

描述曾子生活困頓,整理衣冠時帽帶斷裂,提起衣襟則露出肘部,穿鞋時鞋跟破裂。後以“履穿踵決”概括極端貧寒之态。


三、引申含義

  1. 物質匮乏:

    直指衣食無着的貧困狀态,如清代小說《儒林外史》形容寒士“履穿踵決,不堪其憂”。

  2. 精神堅韌的象征:

    典故中曾子雖貧仍堅守操守,故亦暗含安貧樂道之意,如《後漢書》贊郭泰“雖履穿踵決,不改其志”。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收錄該詞條,釋義為“鞋破洞,腳跟露。形容極度貧困”。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明确标注其比喻義“形容生活極其貧窮”。

  3. 《莊子集釋》(中華書局點校本):

    詳注《讓王》篇中“納履而踵決”的語境及曆史背景。

  4.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

    對“踵”“決”等字的本義及引申義有系統考釋。


五、同義與關聯表達

此成語以具象的衣着破敗之态,濃縮古代文人貧而不改其志的精神内核,兼具語言精煉性與文化厚重感。

網絡擴展解釋

“履穿踵決”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lǚ chuān zhǒng jué,主要用于形容極度貧困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字面意思是“鞋子穿破,腳後跟開裂”,比喻生活極其貧苦,連基本衣物都無法維持完整。這一形象描繪出自古代物質匮乏的生活場景。

  2. 出處與典故
    成語源自《莊子·讓王》中的“捉襟而肘見,納履而踵決”,描述曾子因貧困導緻衣不蔽體、鞋履破爛的狀态。部分非權威資料(如、7)将其誤解釋為“行動果斷”,實為對原意的曲解。

  3. 用法與語境
    通常作謂語或定語,含貶義色彩,例如:“他雖履穿踵決,仍堅持讀書。”近義詞包括“捉襟見肘”“衣不蔽體”。

  4. 注意點
    需區分該成語與“當機立斷”等表決策果斷的詞彙。權威文獻(如漢典、成語詞典)均未收錄“行動果斷”的釋義,此說法多見于網絡誤傳。

建議在正式語境中嚴格采用《莊子》原典的貧困含義,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

白兔記秉燭待旦诐險鈔校騁伎殠惡竄益點缺地籙頂門丁字簾而今而後鋒捍豐壤浮筆浪墨負戾割分宮額公功光閃閃花蝶火烈架車劫禅節義金融鸠閱刳胎殺夭爛泥老媽連緝溜躂娩出民雠凝滞蟠鋼劍鋪食溥天茜草乾矢橛竅合起電求仲日角龍顔撋就入話石關黍尺書迷倏閃歎蠟踏袎通式惟屏魏文手巾物值遐籍象牙牌夏時躧高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