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履穿踵決的意思、履穿踵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履穿踵決的解釋

鞋子穿洞,後跟破裂。極言貧困。《莊子·山木》:“衣敝履穿,貧也。”《莊子·讓王》:“捉衿而肘見,納屨而踵決。” 魯迅 《華蓋集·“碰壁”之後》:“所以待到磨墨吮筆,說什麼‘履穿踵決’時,腳上也許早經是絲襪。”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履穿踵決”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lǚ chuān zhǒng jué,主要用于形容極度貧困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字面意思是“鞋子穿破,腳後跟開裂”,比喻生活極其貧苦,連基本衣物都無法維持完整。這一形象描繪出自古代物質匮乏的生活場景。

  2. 出處與典故
    成語源自《莊子·讓王》中的“捉襟而肘見,納履而踵決”,描述曾子因貧困導緻衣不蔽體、鞋履破爛的狀态。部分非權威資料(如、7)将其誤解釋為“行動果斷”,實為對原意的曲解。

  3. 用法與語境
    通常作謂語或定語,含貶義色彩,例如:“他雖履穿踵決,仍堅持讀書。”近義詞包括“捉襟見肘”“衣不蔽體”。

  4. 注意點
    需區分該成語與“當機立斷”等表決策果斷的詞彙。權威文獻(如漢典、成語詞典)均未收錄“行動果斷”的釋義,此說法多見于網絡誤傳。

建議在正式語境中嚴格采用《莊子》原典的貧困含義,避免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履穿踵決》的意思

《履穿踵決》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穿着鞋子的時候,腳跟決不碰地面。比喻行走時邁得高而迅速。

拆分部首和筆畫

《履穿踵決》的部首是“革”和“足”,總共有13個筆畫。

來源

《履穿踵決》一詞出自《漢書·藝文志》中的《陸機論典》一文。據說,陸機是東漢末年的文學家,他在《陸機論典》中記載了這個成語的意思。

繁體

《履穿踵決》是該成語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履穿踵決的漢字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沒有太大的差别。

例句

他步履如飛,履穿踵決,很快就走到了目的地。

組詞

履步、穿鞋、踵事、決然、快步

近義詞

迅速、飛快、疾行

反義詞

緩慢、慢吞吞、蹒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