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國事重任。 唐 韓愈 《示兒》詩:“凡此座中人,十九持鈞樞。”
鈞樞,漢語複合詞,由“鈞”“樞”二字構成,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字源與本義 “鈞”為會意字,《說文解字》釋作“三十斤也”,原指古代重量單位(約合7.5公斤),後引申出“重要”“尊貴”之義,如《孟子·告子下》中“鈞是人也”即取此義。“樞”本義為門軸,《淮南子·原道訓》載“戶樞不蝼”,後比喻關鍵部位或決策核心,《史記·範雎傳》中“天下樞紐”即用此喻。
二、複合詞義項
三、現代使用規範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标注該詞為書面語,多用于曆史文獻或特定專業領域。《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特别指出其使用語境多與古代職官制度相關。當代權威辭書如《辭海》建議在非專業寫作中改用“樞紐”“核心”等現代常用詞替代。
“鈞樞”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及解釋如下:
鈞樞(jūn shū)指代國家重要事務或身居樞要職位的人,常用于形容肩負國事重任的權臣或高官。
二者結合後,比喻掌握國家核心權力或承擔重大責任的人。
唐代韓愈《示兒》詩:“凡此座中人,十九持鈞樞。”
此句意為:在座的人中,十有八九是執掌國家要職的權臣。
該詞屬于古典書面語,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中。如需更權威的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辭海》。
犴狴筆吏弼違布衫鸧金策對铛腳刺史澄居刺芡辭旨撮録呆滞達心釣聲調罨子對景挂畫對嘴對舌發蒙解惑反間之計份兒飯高年搆兵關城鳏民鬼剃頭紅羊劫懷鬼胎遑駭華清池溫泉祭拜靜兀兀阬壍苦惡苦窳雷峯夕照巒穴鹵瘠論斷明秀年報毆撾埤薄評量佉倉榷厘上衽呻呼神容世患説天良歲稔年豐縮水屠牛文會窩戶握手污毀閑人弦音新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