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評量的意思、評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評量的解釋

(1).量度;估量。《爾雅·釋言》“賦,量也” 晉 郭璞 注:“賦稅所以評量。” 郝懿行 義疏:“量者,《説文》雲:‘稱輕重也。’……《周禮·序官》‘量人’注:‘量,猶度也。’……《魯語》雲:‘賦裡以入,而量其有無。’然則賦斂、賦稅即為量入,賦布、賦予即為量出。賦之為言橅也。橅,揣料。”

(2).評判衡量。 唐 澄觀 《華嚴經疏鈔懸談》卷二一:“今初語業為體者是标,語即聲也。謂佛語下,别顯其相,謂唱號言辭、評量論説。” 明 周履靖 《錦箋記·晝錦》:“我呵年當貌當,雙擁着 英皇 ,美風情一任千載評量。” 魯迅 《華蓋集·并非閑話(三)》:“去年,我曾向DF先生提議過,以為該有人搜羅了各處的各種定期刊行物,仔細評量,選印幾本小說集,來紹介于世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評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應用場景如下:

一、基本定義

  1. 量度與估量:指通過具體方法對事物進行測量或估算。例如《爾雅·釋言》中提到“賦稅所以評量”,這裡的“評量”側重于經濟層面的測算。
  2. 評判與衡量:指對人或事物的質量、能力等進行判斷和評估。例如現代教育中常用“學生自我評量”來檢測學習成果。

二、應用場景

  1. 教育領域:用于分析學生學習行為或課程成效,如輔仁大學通過多角度評量探讨醫學倫理課程的教學效果。
  2. 工作考核:企業對員工業績進行評量,如總公司每月評量分支機構的工作成果。
  3. 選拔标準:選美比賽中,評量不僅關注外貌,還包括氣質、才華等綜合因素。

三、注意事項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用例或近義詞辨析,可進一步查閱《爾雅》《華嚴經疏鈔懸談》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評量

評量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形容詞意思是評判、衡量、估量。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言字旁,右邊則是兩個手。根據筆畫的劃分,它一共有10個筆畫。

在漢字的演變中,源頭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時期。最早的地方是用象形文字表示,現代的形狀則是由古代小篆逐漸演變而來。古代的漢字寫法也與現在有所不同,比如今天的“評”字,在古代會寫成“評”。

在繁體字中,《評》一字的寫法和簡體字有所不同,繁體字是將“言”字放在“白”字旁邊,上方還多了一個點,顯得更加複雜。這一寫法主要在一些地區和文化習慣的影響下保留下來。

作為一個常用的詞語,《評量》可以用于很多方面的描述。比如我們可以說:“他們通過賽後對球員的表現進行評量,決定誰是最有價值的球員。”這裡的“評量”表示衡量和評判的行為。

除了《評量》之外,還有一些相關的詞語可以用來形容相似的意思。例如,《考量》和《估量》可以替代《評量》來表示衡量和計算的意思。

反義詞方面,和《評量》相對的詞語是《無視》或《忽略》。這些詞語表示不對某種事物進行衡量或評判的行為。

總而言之,《評量》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表示評判、衡量、估量的意思。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包括10個筆畫。在繁體字中有所不同,古代的寫法也有一些差異。除了《評量》之外,還有一些相關的詞語可以用來形容相似的意思,另外還有一些反義詞可以用來表示不進行衡量或評判的行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