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拒命的意思、拒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拒命的解釋

抗命,不服從命令。《太平廣記》卷一九○引 唐 無名氏《王氏見聞·溫造》:“﹝ 梁 人﹞又懼朝廷讨伐,因團集拒命者歲餘。”《新五代史·漢臣傳·史弘肇》:“ 高祖 建號于 太原 , 代州 王暉 拒命, 弘肇 攻破之。” 清 葉廷琯 《吹網錄·陳夫人年譜》:“ 宗伯 已納款, 宗宣 方在 桂林 拒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拒命"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其核心含義為抗拒命令或拒絕接受指令,尤指對上級、君主或天命的違抗。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字義解析

    • 本義:抵禦、抵抗。《說文解字》釋為"捍也",引申為拒絕、不接受。
    • 例:《漢語大詞典》引《左傳·僖公七年》:"拒之而已"(指抵禦外敵)。
    • 本義:命令、指派。《說文解字》:"使也",後擴展指天命、命運。
    • 例:《辭源》釋"命"為"發號也"(即下達指令)。

      組合義:"拒命"即抗拒命令,強調對權威指令的公開抵制。


二、典籍用例與語境

  1. 史書中的"違抗指令"
    • 《後漢書·窦融傳》:"嚣(隗嚣)拒命自立",指隗嚣拒絕聽從光武帝劉秀的诏令而自立為王。
  2. 天命層面的"逆天而行"
    • 古代文獻中常與"天命"關聯,如《尚書·湯誓》:"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若"拒命"則暗指違逆天道。

三、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拒命:違抗命令。

    引《南史·梁武帝紀》:"齊主昏虐,拒谏諱亡"(拒谏與拒命意近)。

  2. 《辭源》(修訂本)

    抗拒命令,多指臣民不服從君主或天意。


四、語義延伸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線上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鍊接(檢索"拒"字條)

  2. 《辭源》(第三版)

    商務印書館,鍊接("命"字釋義)

(注:以上鍊接為官方公開資源,内容可供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

“拒命”是一個漢語詞語,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信息

二、核心含義

  1. 基本解釋
    指“抗命,不服從命令”,即拒絕接受他人的指令或要求。例如在曆史文獻中,常見于描述軍事将領、地方勢力等對抗中央政權的行為()。

  2. 延伸含義
    部分解釋中提到“甯願死亡也不屈服”,強調以極端态度對抗命令()。

三、使用場景與出處

四、綜合釋義

該詞的核心是“對抗命令”,具體表現為不服從、抵抗,甚至以生命為代價的拒絕。需結合語境判斷是否包含“甯死不從”的極端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八米邦域悲促畚築欂盧逋刻赤棒疇畝耡耰蹴踏渡子發箭法喇反臉璠玙浮塵子負值隔山廣陜觀化聽風鬼魔三道旱雲河梁攜手畫缋還鄉晝錦狐鳴枭噪見疑解禁激将祭煉井底蝦蟆津關險塞雞皮栗子捐軀赴難具摺髡刑煉師涖盟厖洪棉紗麋鹿姿民社膜拜女能人娉婷袅娜巧言利口旗學讓辟賞契深叢慎默時刻表順船悚然啼謼塗歌裡抃玩命無暇遐凝謝公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