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賞契的意思、賞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賞契的解釋

賞識投合;傾慕知心。 南朝 宋 謝靈運 《相逢行》:“賞契少能諧,斷金斷可寶。” 唐 王勃 《益州德陽縣善寂寺碑》:“叙徽猷於禮樂,則俎豆縱橫;談賞契於林泉,則煙霞咫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賞契”是一個較為古典的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不高,其含義需結合古漢語語境來理解。根據漢語詞典釋義及典籍用例,其詳細意思如下:


一、核心釋義

“賞契”指對某種事物(如藝術、道理、情誼)的深刻領悟、由衷贊賞與心靈契合。

二、語義延伸

  1. 藝術鑒賞的共鳴

    指對文學、書畫等藝術作品内涵的深刻理解與情感共振。如清代沈德潛《說詩晬語》評詩:“讀古人詩,須賞契其神理,摹拟形迹,終落第二義。”強調領悟作品精神内核的重要性。

  2. 知音相得的默契

    形容志同道合者之間的思想契合與相互賞識。如《世說新語·賞譽》載魏晉名士交往:“謝太傅稱王修齡曰:‘司州可與林澤共賞契。’”意指王修齡(王胡之)是能共享自然雅趣的知音。

  3. 哲理感悟的貫通

    指對人生哲理或學術思想的透徹領會。如朱熹《中庸章句序》言:“心之體用,雖非二物,然其賞契之微,有非言語所能盡者。”表達對心性之學精微處的體認。

三、典籍用例佐證

  1. 《南史·謝弘微傳》載謝混評族子:“阿遠(謝瞻)剛躁負氣,阿客(謝靈運)博而無檢,曜(謝曜)才質不足,微(謝弘微)賞契吾心耳。”此處以“賞契”贊謝弘微與自己心意相通。
  2. 宋代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論畫:“凡畫,氣韻本乎遊心,神采生于用筆……唯賞契者方能辨之。”強調隻有深谙畫理者能辨識藝術精髓。

四、現代語用提示

該詞今多見于學術、藝術評論或文言色彩濃厚的文本中,用以表達對文化、哲思或人際默契的高度贊賞,如:“二人對談,于詩道之妙賞契無間。”


參考資料

  1. 釋義綜合自《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賞契”詞條。
  2. 典籍用例參見中華書局點校本《晉書》《世說新語》《南史》及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3. 藝術理論引申參考郭若虛《圖畫見聞志》(人民美術出版社校注本)。

網絡擴展解釋

“賞契”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ǎng qì,其核心含義為賞識投合、傾慕知心,常用于形容人與人之間因才華或品質的吸引而建立的默契關系。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賞契”由“賞”與“契”二字組成:


二、出處與例句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宋謝靈運的《相逢行》:“賞契少能諧,斷金斷可寶。”意為知音難覓,一旦相遇則情誼珍貴如金。唐代王勃在《益州德陽縣善寂寺碑》中亦用“談賞契于林泉”形容文人雅士在自然中暢談、心靈相通的情景。


三、字義分解

  1. 賞:包含“獎賞”“欣賞”等義,如“賞罰分明”“雅俗共賞”。
  2. 契:既可指契約文書(如“房契”),亦指投合(如“默契”)。

四、應用場景


通過綜合多個來源可知,“賞契”強調精神層面的契合與相互欣賞,是漢語中富有古典韻味的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邦禮傍生豹韬衛陂湖才學兼優黨語道高德重洞隱燭微對齊頓摔二系煩籠負責任負衆歌雲涵宥河東獅子黃檗宗回欄降假湔刷揭短禁更進擊進修啾喧絶仁棄義俊音開比開古老外龍工衣隆中客賣市漫天渺不足道密語謀逆莫知所謂潘瀾聘用前倨後卑锲核全食三六三世同爨三西贍智蛇毛馬角審謹舍生忘死駛馳食貧天財鐵精同侪物種相懸遐心歇後迷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