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悚然的意思、悚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悚然的解釋

[terrified;horrified] 形容害怕的樣子

毛骨悚然

若士舉臂而竦身,遂入雲中。——《淮南子·道應》

舉戈林竦,揮鋒電滅。——《文選·木華·海賦》

我很悚然,一見她的眼釘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魯迅《祝福》

詳細解釋

(1).惶恐不安貌。《三國志·吳志·孫霸傳》:“頃聞二宮并絶賓客,遠近悚然,大小失望。”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八:“ 杜少陵 詩雲:‘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臣如忽至理,君豈棄此物!’即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之意也。士大夫誦此,亦可以悚然懼,惻然思矣。”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三折:“赤律律起一陣劣風,劣風,不由人不悚然驚,凜然恐。” 魯迅 《彷徨·祝福》:“我很悚然,一見她的眼釘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

(2).直豎貌。《西遊記》第十回:“龍王見説,心驚膽戰,毛骨悚然。”《紅樓夢》第一○一回:“﹝ 鳳姐 ﹞雖然毛髮悚然,心中卻也明白。” 水運憲 《禍起蕭牆》:“ 傅連山 毛骨悚然。”

(3).肅然恭敬貌。《北齊書·李繪傳》:“音辭辯正,風儀都雅,聽者悚然。” 宋 葉適 《太府少卿李公墓志銘》:“豈不富貴,視若一塵;我為悚然,思見其人。”《儒林外史》第八回:“兩公子聽了,悚然起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悚然”在漢語中表示因恐懼或震驚而産生的強烈心理反應,《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驚恐不安之狀”。從構詞角度分析,“悚”本義為恐懼,“然”作為形容詞詞尾,組合後強化了心理狀态的外顯特征。

該詞的典型用法體現在兩個方面:

  1. 作狀語修飾動作,如《紅樓夢》第三十三回“賈政見他悚然惶懼”中,生動描繪人物戰栗惶恐的神态;
  2. 作謂語直接陳述狀态,如《三國演義》第八十九回“朵思見之,悚然驚心”,通過疊詞強化驚懼程度。

現代漢語中常與“毛骨”構成固定搭配,《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指出“毛骨悚然”已成為描述極端恐懼的習用語。需要注意的是,該詞多用于文學描寫,在日常口語中常被“害怕”“吓一跳”等通俗表達替代。

(參考文獻:漢典zdic.net;線上漢語詞典hydcd.com)

網絡擴展解釋

“悚然”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從多個維度詳細解釋:

1.拼音與結構

2.基本詞義

3.語義延伸

4.使用場景

5.常見搭配

建議通過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查閱更多古典用例,或結合文學作品體會語境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

百密一疏擺平白玉鈎白酂彩唱操暢唱籍廚師翠綸桂餌,反以失魚打诨道望大聞大祝調柔發開匪石悱亹奉法公葬鼓脇會喜價款薦牍蹇澀濟川精深句絕埳室哴嗆連具枷零籠靈談離鄉背井籠鵝家世名實念相盤衍愆令起差情形忍辱铠日暖風恬日飲無何三鑒饍羞奢競歲時伏臘天鵝絨挑泛吞悲外兄弟忘八旦萬古千秋玩世文搜丁甲相帥成風銜恨先老銷車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