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謝公亭的意思、謝公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謝公亭的解釋

亭名。在 安徽省 宣州市 北郭外。相傳為 謝朓 送 範雲 赴 零陵 之地。 唐 李白 有《謝公亭》詩。亦省稱“ 謝亭 ”。 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經 謝亭 而帳飲,想 彥伯 之高風。” 唐 李洞 《送張喬下第歸宣州》詩:“無成來往過,折盡 謝亭 松。”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謝公亭”的詞義解釋,綜合曆史文獻和地域文化背景,可分為兩個主要含義:

一、溫州江心嶼謝公亭

  1. 地理位置:位于浙江溫州江心嶼西塔山下,濱臨瓯江。
  2. 曆史淵源:始建于南朝劉宋時期,為紀念永嘉太守謝靈運所建。謝靈運(385-433年)是中國山水詩鼻祖,任太守期間常在此觀景,唐宋至明清多次重建,現存建築為1952年重建,1977年重修。
  3. 建築特征:六角攢尖頂,黃色琉璃瓦,朱紅圓柱,1981年被列為溫州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二、安徽宣州謝公亭

  1. 地理位置:原址在安徽省宣城市北郊。
  2. 曆史典故:與南朝齊詩人謝朓(字玄晖)相關,因謝朓在此送别友人範雲赴零陵而得名。唐代李白曾作《謝公亭》詩緬懷謝朓,詩句"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鳴秋"即描寫此亭景觀。
  3. 文化影響:該亭在唐代被簡稱為"謝亭",成為文人墨客的懷古勝地,窦庠、姚辟等詩人均有相關詩作。

注意:兩處同名建築易混淆,區别在于:

如需了解具體詩詞内容或文物保護現狀,可參考相關地方志及《李白全集》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謝公亭

謝公亭是一個成語,它的意思是指炎黃子孫感謝祖先的豐功偉績。下面将對謝公亭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謝公亭的拼音是xie gong ting。其中,謝的拆分部首為讠和射,總計4個筆畫;公的拆分部首為八,總計4個筆畫;亭的拆分部首為亠和廷,總計7個筆畫。

來源

謝公亭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祭拜祖先的活動。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子孫會聚在一起,感謝祖先的恩德和付出。這個禮儀性的活動通常在宏偉的亭子裡舉行,所以後來就用“謝公亭”來形容感謝祖先的豐功偉績。

繁體字

謝公亭的繁體字為謝公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謝公亭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對于謝字,有的寫作“謝”,有的寫作“謝”。對于公字,有的寫作“公”,有的寫作“公”。對于亭字,有的寫作“亭”,有的寫作“亭”。這些不同的寫法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和文化背景下有所變化。

例句

他在謝公亭前跪拜,向祖先表達感恩之情。

組詞

謝公亭無法組成其他成語或詞語。

近義詞

感恩圖報、尊重重視祖先、孝敬祖宗。

反義詞

忘恩負義、對祖先無感、漠視祖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