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拒命的意思、拒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拒命的解释

抗命,不服从命令。《太平广记》卷一九○引 唐 无名氏《王氏见闻·温造》:“﹝ 梁 人﹞又惧朝廷讨伐,因团集拒命者岁餘。”《新五代史·汉臣传·史弘肇》:“ 高祖 建号于 太原 , 代州 王暉 拒命, 弘肇 攻破之。” 清 叶廷琯 《吹网录·陈夫人年谱》:“ 宗伯 已纳款, 宗宣 方在 桂林 拒命。”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拒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其核心含义为抗拒命令或拒绝接受指令,尤指对上级、君主或天命的违抗。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字义解析

    • 本义:抵御、抵抗。《说文解字》释为"捍也",引申为拒绝、不接受。
    • 例:《汉语大词典》引《左传·僖公七年》:"拒之而已"(指抵御外敌)。
    • 本义:命令、指派。《说文解字》:"使也",后扩展指天命、命运。
    • 例:《辞源》释"命"为"发号也"(即下达指令)。

      组合义:"拒命"即抗拒命令,强调对权威指令的公开抵制。


二、典籍用例与语境

  1. 史书中的"违抗指令"
    • 《后汉书·窦融传》:"嚣(隗嚣)拒命自立",指隗嚣拒绝听从光武帝刘秀的诏令而自立为王。
  2. 天命层面的"逆天而行"
    • 古代文献中常与"天命"关联,如《尚书·汤誓》:"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若"拒命"则暗指违逆天道。

三、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

    拒命:违抗命令。

    引《南史·梁武帝纪》:"齐主昏虐,拒谏讳亡"(拒谏与拒命意近)。

  2. 《辞源》(修订本)

    抗拒命令,多指臣民不服从君主或天意。


四、语义延伸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在线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链接(检索"拒"字条)

  2. 《辞源》(第三版)

    商务印书馆,链接("命"字释义)

(注:以上链接为官方公开资源,内容可供验证。)

网络扩展解释

“拒命”是一个汉语词语,具体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信息

二、核心含义

  1. 基本解释
    指“抗命,不服从命令”,即拒绝接受他人的指令或要求。例如在历史文献中,常见于描述军事将领、地方势力等对抗中央政权的行为()。

  2. 延伸含义
    部分解释中提到“宁愿死亡也不屈服”,强调以极端态度对抗命令()。

三、使用场景与出处

四、综合释义

该词的核心是“对抗命令”,具体表现为不服从、抵抗,甚至以生命为代价的拒绝。需结合语境判断是否包含“宁死不从”的极端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奥峭白日青天暴官匾壶不侔不为已甚彩轿唱和迟慢崇论闳议盗案彫彤地下铁路对比堆花队礼風潮佛种孤冷鸿芬黄金鹗汇划混糅脚窝景表警敕伎女絶麟絶圣弃知两院禄入辂挽貌敬门隶名动天下明靡民冢缪结没世不忘逆亿彷摹芘藾劈面破体字桥脚七宝台祈霁旗物全年曲房任散石鼓文首冲弹词韬牙体看统镘刓渎乌角巾宵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