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赤棒的意思、赤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赤棒的解釋

赤色的棒。古代大官出行,前導儀仗中兵器之一。《北齊書·王俨傳》:“ 魏 氏舊制:中丞出,清道,與皇太子分路行,王公皆遙住車,去牛,頓軛於地,以待中丞過,其或遲違,則赤棒棒之。” 唐 趙璘 《因話錄·羽》:“時新造赤棒,頭徑數寸,固以筋漆,立之不仆,數五六當死矣。” 明 高啟 《遊俠篇》:“不畏赤棒吏,裡閭自橫行。” 清 桂馥 《劄樸·赤棒》:“今督撫儀仗,皆有紅杠,即古之赤棒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赤棒,漢語詞彙,指古代官府儀仗中使用的紅色棍棒,具有特定的禮儀和權力象征意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赤棒指塗以朱漆的木棒,是古代官員出行時儀仗隊的重要器物。其核心特征在于其醒目的紅色(赤)和棍棒形态(棒),主要用于彰顯官員的威儀與地位。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描述高官顯貴的儀衛場面。

二、曆史用途與象征

  1. 儀仗器物

    赤棒是古代官員(如節度使、禦史等)儀仗隊的标準配置之一,由侍衛持執隨行。其紅色塗裝具有視覺威懾力,體現官府權威。例如唐代節度使出行時"節度使儀仗,門旗二,龍虎旗一,節一,赤棒六"(《新唐書·儀衛志》)。

  2. 權力象征

    持赤棒者擁有執法權,可對違反禮制者施以杖責。《北齊書·王晞傳》載:"朝廷有赤棒,可擊人",說明其作為刑具的職能。宋代禦史台亦設"赤棒官",負責維持朝會秩序。

三、文化演變

赤棒在文學作品中常被借代高官儀仗,如白居易《渭村退居》詩"貴主冠浮動,親王辔鬧裝。金钿相照耀,朱紫間熒煌。毬簇桃花騎,歌巡竹葉觞。窪銀中貴帶,昂黛内人妝。賜禊東城下,頒酺曲水傍。尊罍分聖酒,妓樂借仙倡。"(《全唐詩》卷438)中的儀衛描寫即包含赤棒意象。明清時期其實際使用逐漸減少,但作為權力符號仍見于典章記載。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赤棒"詞條(上海辭書出版社)
  2. 漢典網"赤棒"釋義(www.zdic.net)
  3. 國學大師《北齊書·王晞傳》原文庫(www.guoxuedashi.com)
  4. 《新唐書·儀衛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赤棒”是中國古代官員儀仗中的重要器具,兼具禮儀象征和實際功能。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定義與用途

  1. 儀仗器具
    赤棒是一種赤紅色的長棒,屬于古代高官出行時儀仗隊的前導兵器之一。主要用于彰顯官員的權威與身份,常見于北齊、唐代等時期的貴族或高級官員儀衛中。

  2. 懲戒功能
    據《北齊書·王俨傳》記載,赤棒在特定場合(如清道時)可作為刑具,對違規者直接責打,例如“赤棒棒之”即指用赤棒擊打違規者。

曆史例證

象征意義

赤色在古代象征尊貴與威嚴,赤棒的顔色強化了官員的權威性。其雙重功能(儀仗與懲戒)反映了古代等級制度中“禮法合一”的特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朝代的使用規範或相關典故,可參考《北齊書》《因話錄》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阿甄百木包抄悖盭丞屬寵章賜冊詞紙從表侄蹙地啐罵打錢德虐帝祚笃教阿時反道分佃鳳铎告吹轟霆環論會銜建辰月簡儉戟楯介節技工金勒錦繡谷錦制考成連句靈鼖籬雀蛋色露索媢嫉靡草墨盒惱公樸馬批租洽通欺绐秋兔毫颡子眼衰老樹君束上起下數衆厮擡厮敬擡亭庭午文褓伍列五學物隱哮喘諧律心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