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從穀得米達到八成。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穀》:“鋤得十遍,便得‘八米’也。” 缪啟愉 校釋:“八米,指出米率達到八成。”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下:“八米, 關 中語,歲以六米、七米、八米,分上中下,言在穀取八米,取數之多也。”
(2).稱 隋 盧思道 。見“ 八米盧郎 ”。
八米在漢語中為典故性詞彙,其核心含義源自曆史人物盧思道的轶事,特指詩文作品質量參差不齊的狀态。以下為詳細釋義:
“八米”本指實際稻米數量,但作為典故則專用于文學評價。據《北史·盧思道傳》記載,北齊文人盧思道因才學出衆,其詩文被時人贊為“八米盧郎”。此處“八米”借喻盧思道作品高産且整體水平較高(古人以“十米”為完美,“八米”即八成精良),後引申為對文人才華的稱譽。
唐宋以降,“八米”逐漸脫離具體人物評價,衍生出兩層含義:
如宋代詩人孫光憲《北夢瑣言》稱:“盧八米之詩,半堪流詠,半屬蕪雜。”指詩中佳作與平庸之作混雜的狀态。
明代胡應麟《詩薮》評唐代詩人:“子昂(陳子昂)八米之才,振起初唐。”此處以“八米”贊譽其文學造詣。
現代漢語中,“八米”屬生僻典故詞,多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曆史文獻解讀,日常使用極少。其含義固定為:
參考資料
“八米”在不同語境下可能有不同含義,需結合具體場景理解:
字面長度單位 指8米長的距離或物體,常用于描述空間尺寸(如“八米長的繩子”)。
東北方言俚語
在部分東北地區口語中,可形容人處于迷糊、混亂的狀态,類似“蒙圈”。
例:“他熬夜三天,現在整個人都八米了。”
遊戲術語 某些遊戲中表示技能範圍或攻擊距離(如“這個技能射程八米”)。
特殊領域術語
若您遇到的是其他特殊用法,建議補充上下文以便精準解答。
白鴿标白劄子保安團背城一戰不求聞達遲遲尺牍齒牙餘慧春歸脣舌疵悔促刺帶菌者道新喜等長杖扶牆摸壁槁師光祚管樂器寒浦漢易嘩拇穢亂惑意狐臊加爵甲馬營鍵入進壤廣地抉拾夔跜蘭苕緬邈齧镞辟空譬類錢注悄然無聲氣慨僧寶神谟廟筭沈佚慎願飾始手條子梳頭妮子咝咝聲司夜算術湍急王位烏梅吾匹魻鲽閑粹向曙斜度協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