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膜拜的意思、膜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膜拜的解釋

[worship;prostrate oneself before] 合掌加額,長跪而拜。表示尊敬或畏服的禮式

頂禮膜拜

詳細解釋

合掌加額,長跪而拜。表示尊敬或畏服的禮式。亦專指禮拜神佛。《穆天子傳》卷二:“吾乃膜拜而受。” 郭璞 注:“今之 胡 人禮佛,舉手加頭,稱南膜拜者,即此類也。” 唐 唐扶 《使南海道長沙題道林嶽麓寺》詩:“逢迎侯伯轉覺貴,膜拜佛像心加尊。” 明 張煌言 《僞庭即事》詩:“獨笑中華皆婦孺,幾回膜拜捧胡雛。” 許傑 《吉順》下:“他想深深的跪下,向着頭上幾點星光閃耀着的上蒼膜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膜拜(mó bài)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形結構與權威詞典釋義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形結構與本義

二字組合“膜拜”,字面意為伏地跪拜,是古代宗教祭祀或朝見尊者時的最高禮節,需以額觸地、雙手伸展以示極緻虔誠(《漢語大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20年,第398頁)。

二、權威釋義與引申義 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定義:

膜拜:動詞,跪在地上舉兩手虔誠地行禮。後引申為極端恭敬或畏服的态度。

例:頂禮膜拜|信徒膜拜神像。

其文化内涵包含三層:

  1. 宗教儀式性:源于佛教“頂禮”(以頭觸佛足)與跪拜禮的融合,常見于佛像、神祇或聖物崇拜(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中國宗教禮儀大觀》)。
  2. 社會等級象征:古代用于臣子對帝王、平民對貴族的尊崇,如《史記·項羽本紀》載“諸侯将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
  3. 現代隱喻用法:形容對人或事物的極度推崇,如“粉絲對偶像的膜拜”(北京大學現代漢語語料庫用例分析)。

三、語義演變 從具體禮儀行為(如敦煌壁畫中信徒跪拜場景)泛化為抽象的心理崇拜,現代漢語中多強調非理性的狂熱敬仰,隱含對權威或偶像的盲目追隨(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新華成語大詞典》,2013年)。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七版),商務印書館,2020年
  2. 《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3.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http://www.ncpssd.org(檢索詞:宗教禮儀
  4. 北京大學現代漢語語料庫:http://ccl.pku.edu.cn
  5. 《新華成語大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2013年

網絡擴展解釋

“膜拜”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合掌加額、長跪叩頭的宗教禮儀,表示對神佛或尊者的極端恭敬與虔誠。古代主要用于祭祀或禮拜神佛,後延伸為對人或事物的極度敬仰、崇拜,甚至帶有敬畏感。

二、動作與儀式特征

三、現代用法與延伸

  1. 褒義表達:形容對某人或理念的極度欽佩,如“他的才華令人膜拜”。
  2. 網絡語境:部分場景中帶有調侃或諷刺意味,如用“膜拜大佬”表達無奈或戲谑的崇拜。
  3. 文學引用:古籍《穆天子傳》中“吾乃膜拜而受”即體現其傳統用法。

四、相關成語與例句

“膜拜”從宗教儀式演變為多場景的情感表達,既有莊重的敬仰,也有網絡時代的戲谑化使用,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具體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擯嘿弊薮鉢單財覽裁汰餐苡常姓蟲吃牙吹毛索瘢笛律第一人多謀少斷祓禳公映航次火星驕惡解雇輯輯竟案勁廉進孰羁辔酒铛決算俊嬌客槎筐牀昆山腔庫庾老當諒闇鸾膠旅寓拏闾嫩水遣寄起派軀躬仁勇肜日入月三覆山夫煞有介事食錢屬懷寺臣騰厲推頹霧鬓五時副車纖悉無遺纖仄效程小主吓煞鞋匠翕赫溪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