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據旅的意思、據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據旅的解釋

違背。《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近市無賈,在田無野,行無據旅。” 盧辯 注:“守直道,無所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據旅”在現代漢語中并非常用固定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單字釋義及古籍用例分析。依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可作如下解釋:


一、單字釋義

  1. 據(jù)

    • 核心義為“占據、憑借”,《漢語大詞典》釋為“依仗;依靠”,如《詩經·邶風》“亦有兄弟,不可以據”。
    • 引申義包括“占有”(《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先據北山上者勝”)及“憑證”(《後漢書》“皆無據驗”)。
  2. 旅(lǚ)

    • 本義指“軍隊編制”,《說文解字》稱“軍之五百人為旅”。
    • 後擴展為“出行、客居”,如《周易·旅卦》“旅,小亨,旅貞吉”,又指“衆人”,《論語》“旅進旅退”。

二、組合義考辨

“據旅”一詞多見于古文,需分語境解讀:

  1. 軍事場景

    表“軍隊駐紮據守”,如《左傳·哀公元年》“吳師在陳,楚大夫皆懼,曰:‘……今吳據旅而整,必敗楚’”。此處“據旅”強調軍隊占據要地、嚴整布防。

  2. 引申用法

    或指“依憑行旅之身”,如蘇轼《與米元章書》“念吾友據旅久矣”,暗含漂泊中堅守志節之意(參考《蘇轼全集校注》)。


三、古籍用例佐證


四、現代適用性

該詞屬文言殘留,今多用于研究文獻或仿古修辭。日常表達中,“據守”“旅居”等更常見。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
  2.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中華書局,2013)
  3. 《左傳譯注》(李夢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 《蘇轼全集校注》(張志烈等,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
  5. 《宋史》(中華書局點校本,1985)

網絡擴展解釋

“據旅”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解釋:

一、傳統含義(違背)

  1. 基本解釋
    “據旅”讀作jù lǚ,意為違背,出自《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近市無賈,在田無野,行無據旅。”。盧辯對此注釋為“守直道,無所私”,強調堅守正道、不偏私的品德。

  2. 用法示例
    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描述行為或原則的沖突,例如:“行無據旅”指行動不違背道義。

二、現代可能的引申或誤用

部分現代資料(如、7)将“據旅”解釋為“根據旅途中的見聞或情報進行判斷”,将“旅”理解為“旅途”,“據”為“依據”。例如:

三、總結

建議在古文閱讀中優先采用傳統釋義,現代使用需注意語境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

愛賢念舊百家姓抱忿鄙俚補衮怅怅不樂朝寮呈上齒劍如歸叱羅馳望楮墨黩冒番手非得風餐雨宿風調桂條過錦過與海牛浩溔和鹄華燈健美簡佩急傳饑寒交迫及祿咎殃空漠睽攜拉不下臉類招連心柳暗花明又一村流感賣笑追歡玫瑰餅靡弊拍髀排連棚頭片刻愆虞青亭绻結入格色夷傷陷攝伏神羊兒雙姓庶頑髓結坦易體度僞态緯途寤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