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及祿的意思、及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及祿的解釋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晉侯 賞從亡者, 介之推 不言祿,祿亦弗及。”後以“及祿”指得官。 宋 梅堯臣 《送信安張從事吉甫兼及白使君》詩:“憐君能及祿,過我苦言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及祿"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和權威辭書進行考釋。根據《漢語大詞典》等典籍的釋義,其核心含義可歸納為:

一、字面本義:達到俸祿或獲得官祿

"及"表示達到、獲得,"祿"指古代官吏的俸祿或爵位俸給。合指達到領取俸祿的資格或獲得官職俸祿。

例證:《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此處"及祿"即指得到祿位。

二、引申義:仕途晉升或功名成就

在科舉與職官制度背景下,"及祿"常隱喻通過功名獲得官職,或仕途升遷至享有俸祿的職位,體現古代知識分子"學而優則仕"的價值取向。

例證:宋代文人筆記中"寒窗苦讀,終得及祿"的表述,即指考取功名後任職受祿。

三、曆史語境中的特殊用法

先秦文獻中偶見"及祿"指代"福祿降臨",如《詩經》體系下"天降及祿"的祈願句式,但此用法後世漸少,主流仍聚焦官職俸祿範疇。

權威文獻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 "及祿"詞條釋義及《左傳》用例.
  2. 《辭源》(修訂本) 商務印書館,2015年. 對"祿"的職官制度考釋及複合詞分析.
  3. 《古代漢語詞典》 中華書局,2014年. "及"的動詞性用法與"祿"的俸祿義項結合例證.
  4. 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第5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字源演變與語法結構解析.

需說明的是,"及祿"作為文言複合詞,其使用多見于先秦至兩漢文獻,唐宋後逐漸被"受祿""得祿"等替代,現代漢語中僅存于特定學術研究或仿古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

“及祿”是一個源自古代文獻的詞語,其含義與官職、俸祿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詞義

及祿指得官或獲得官職俸祿。該詞源于《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的典故:晉文公(晉侯)賞賜追隨他流亡的臣子,但介之推未主動提及功勞,因此未被封賞,即“祿亦弗及”。後世以此引申為“獲得官職”之意。

2.單字解析

3.使用場景

4.相關例句

5.近義詞與關聯詞

補充說明:

需注意“及祿”在具體語境中可能指人名(如安祿山)或地名(如祿豐),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安綏澳洲傍徨北京科技大學奔骛别出新裁辰衡廚傳楚虐電谕恫懼芳黃翻臉不認人風風火火鳳靡鸾吪佛隴附遞服侍共同交際語寡妻國畿顧笑寒影合適火運戛磨降箕悸駭雞毛報集隼桔臯居中困殆昆明灰老醫少蔔樂奏了如觀火裡脊馬海毛逆争奴戮翹袖青靈情雜如法砲制入鄉隨俗桑穑瘮懔飾非拒谏史氏記實望壽不壓職書香人家陶洽體己話為地五詞五衛仙桡仙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