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過與的意思、過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過與的解釋

(1).過多的賞賜。《呂氏春秋·務本》:“古之事君者,必先服能然後任,必反情然後受,主雖過與,臣不徒取。” 高誘 注:“過,多。”

(2).交給;送給。 唐 孟郊 《自惜》詩:“傾盡眼中力,抄詩過與人。”《敦煌曲子詞·抛球樂》:“當初姊妹分明道,莫把真心過與他。”亦作“ 過以 ”。《敦煌變文集·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長者手中執得飯,過以闍梨發大願,非但和尚奉慈親,合獄罪人皆飽滿。” 蔣禮鴻 通釋:“‘過以’: 王慶菽 校作‘過與’,是對的,‘與’、‘以’變文常通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過與”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過多的賞賜
    源自《呂氏春秋·務本》記載:“主雖過與,臣不徒取”,指君主即便給予超出常規的賞賜,臣子也不應無故接受。這裡的“過”意為“超過限度”,“與”表示給予。

  2. 交給、送給
    如唐代孟郊《自惜》詩雲:“傾盡眼中力,抄詩過與人”,以及敦煌曲子詞《抛球樂》中“莫把真心過與他”,均指将物品或情感傳遞他人。此用法在敦煌文獻中亦寫作“過以”,屬通假現象。

二、詞源與演變

三、示例參考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進一步分析語境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過與

《過與》是一個漢字詞,讀音為guò yǔ。

拆分部首:(辵) +

辶(辵)是表示行走的部首,與是古代“及”的原形。

筆畫:《過與》總共有6畫。

來源:《過與》這個詞的字形來源于《說文解字》。

繁體:繁體字為「過與」。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漢字寫作「過與」,其中「過」是形聲字,表示經過、通過的意思;「與」表示與、和的意思。

例句: 1. 他在過與孩子的争論中态度堅決。 2. 過與他合作,需要更多的溝通和了解。

組詞:通過(guò tōng)、經過(jīng guò)、合與(hé yǔ)。

近義詞:和、與、同。

反義詞:離、别、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