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fluenza;flu] “流行性感冒”的簡稱。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患者發燒,頭疼,畏寒,全身酸痛,咽喉發炎,有時惡心、嘔吐
流行性感冒的省稱。 孫犁 《澹定集·緻韓映山信》:“希望你注意身體, 天津 流感。”
流感(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傳染性強、傳播快的特點。以下是詳細解釋:
病原體與分型
流感由甲(A)、乙(B)、丙(C)、丁(D)四型病毒引起,其中甲型和乙型是主要季節性流行毒株。甲型病毒易變異,可能導緻大範圍流行(如H1N1、H3N2亞型),乙型則多引起局部爆發。
典型症狀
主要表現為高熱(39-40℃)、頭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呼吸道症狀(如咳嗽、鼻塞)較輕。兒童發熱程度常高于成人,重症可能出現肺炎、呼吸困難等并發症,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嬰幼兒及慢性病患者。
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如咳嗽、打噴嚏),也可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體或黏膜(如眼、鼻、口)感染。密閉環境中可能通過氣溶膠傳播。
預防措施
流行病學特點
具有季節性(北方冬季高發,南方夏冬季多發),易在人群密集處暴發,青少年感染率較高,但重症風險集中于免疫力低下群體。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國家衛健委或疾控中心發布的流感防治指南。
流感(liú gǎn)是指由流感病毒引起的高傳染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并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病死率。
拆分部首和筆畫:
流(liú)- 水部,筆畫:10
感(gǎn)- 心部,筆畫:13
流感一詞來源于中文,最早于1931年由我國醫學家鄭愈敏提出,并成為國際上通用的名稱。
流感的繁體寫法為「流洞」。
在古代,流感的漢字寫法有變動,其中一種是「流感」,另一種是「流咁」。但隨着語言的變遷,「流感」逐漸成為通用的寫法。
1. 最近流感肆虐,大家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健康。
2. 她因為感染流感,被醫生要求在家休息。
組詞:
- 流感病毒
- 流感季節
- 流感疫苗
近義詞:
- 感冒
- 咳嗽
- 發燒
反義詞:
- 健康
- 免疫
- 康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