黩冒的意思、黩冒的詳細解釋
黩冒的解釋
(1).渎犯。 宋 王安石 《上相府書》:“黷冒威尊,不任皇恐之至。”
(2).貪婪。 明 唐順之 《贈彭石屋序》:“此僅愈于黷冒無恥者則可耳,其去古之循吏不亦遠乎?”
詞語分解
- 黩的解釋 黩 (黷) ú 污辱,玷污:黩貨(貪財,貪污)。黩誓。 隨隨便便,濫用:黩武。黩煩。 黑:“林木為之潤黩。” 筆畫數:; 部首:黑; 筆順編號:
- 冒的解釋 冒 à 向外透或往上升:冒煙(.煙往上升;.發怒)。冒汗。冒尖。 不顧(惡劣的環境或危險等),頂着:冒雨。冒險。冒死。 不加小心,魯莽,沖撞:冒失。冒昧。冒進(不顧具體條件,急躁進行)。 用假的充當真
網絡擴展解釋
“黩冒”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
渎犯
指對權威或禮制的冒犯,含不敬之意。例如宋代王安石《上相府書》中“黩冒威尊”一句,即表示對尊貴者的冒犯。
-
貪婪
形容對利益的無節制追求。明代唐順之《贈彭石屋序》用此詞批判貪婪者:“黩冒無恥者”。
二、字義溯源
- 黩(dú):
本義為玷污,引申為輕率、濫用(如“窮兵黩武”)。
- 冒(mào/mò):
此處取“冒犯”義項,指不顧禮法或危險行事(如“冒昧”“冒進”)。
三、使用特點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現代漢語已極少使用。其語境常與政治批判或道德譴責相關,如指責官員渎職或貪婪。
可通過《漢語大詞典》或王安石、唐順之原著查閱具體用例(來源綜合自)。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黩冒(dú mào)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道義、品行喪失,行為不端正或不正直。下面是關于黩冒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黩(黑部)- 部首黑,10筆畫。
冒(冖部)- 部首冖,4筆畫。
來源:黩冒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是由黻和冒兩個字合并而成的。
繁體:黩冒的繁體字是黷冒。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黩冒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了黻和冒兩個字的形态。
例句:他黩冒了自己的名聲,大家都不再信任他。
組詞:黩黑(dú hēi,形容心地邪惡,品行敗壞)、黩化(dú huà,指人的品行變得敗壞)、黩武(dú wǔ,指武力制霸和好戰)、黩彪(dú biāo,指個性蠻橫跋扈)等。
近義詞:敗壞、堕落、不端、不正、庸俗。
反義詞:正直、高尚、純潔、正義。
希望以上回答符合您的需求!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