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蹄金的意思、馬蹄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蹄金的解釋

亦作“ 馬蹏金 ”。1.鑄成馬蹄形的黃金。《漢書·武帝紀》“今更黃金為麟趾,褭蹏以協瑞焉” 唐 顔師古 注:“ 武帝 欲表祥瑞,故普改鑄為麟足馬蹏之形以易舊法耳。今人往往於地中得馬蹏金,金甚精好,而製巧妙。” 唐 康骈 《劇談錄·袁相雪換金縣令》:“ 李汧公 鎮 鳳翔 ,有屬邑編甿,因耨田得馬蹏金一甕。”《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九:“ 寄華 使用了些馬蹄金,作為贄禮。”《英烈傳》第四十回:“第一位是 漢文帝 ,喜施馬蹄金一萬。”

(2).荔枝的一個品種。 清 陳鼎 《荔枝譜·四川》:“馬蹄金産 叙州府 山中,上大下小,如馬足,皮如金色,味甚佳,核小肉厚,為 叙郡 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馬蹄金,作為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解釋:

  1. 字面含義與植物學釋義 指一種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屬于旋花科馬蹄金屬(Dichondra)。其葉片形狀酷似馬蹄或腎髒,呈圓形或腎形,葉緣光滑,葉柄細長。因其葉片形狀得名“馬蹄金”,也常被稱為“小金錢草”、“荷苞草”等。這種植物常被用作地被植物或觀賞植物,尤其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中生長良好。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中國植物志》。

  2. 曆史文化與貨币釋義 指中國古代的一種黃金貨币形式,主要流行于戰國時期的楚國。其外形為扁平的圓形或橢圓形金餅,一面平坦或略微凹陷,另一面隆起,形狀類似馬蹄(或龜甲),故得名“馬蹄金”。馬蹄金上常鑄有文字或印記,是當時重要的稱量貨币和高價值支付手段,反映了古代中國的黃金冶煉和貨币制度。來源:《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錢币大辭典》,中華書局。

  3. 象征與民俗含義 由于“馬蹄金”的名稱中同時包含“馬蹄”和“金”,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常被賦予吉祥富貴的象征意義。“馬蹄”可象征馬到成功、奮進,“金”則直接代表財富。因此,馬蹄金(無論是植物還是古貨币)有時在民間文化中被視為招財進寶、事業成功的吉祥物或象征符號。來源:《中華民俗大典》,上海文藝出版社;相關民俗學研究文獻。

“馬蹄金”一詞在漢語中,既指代一種特定的草本植物,也指代一種具有重要曆史價值的古代黃金貨币形态,同時還承載着一定的吉祥文化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

“馬蹄金”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古代貨币與黃金制品

  1. 曆史背景
    馬蹄金是西漢時期鑄造的黃金貨币,因形似馬蹄而得名。漢武帝為彰顯祥瑞(如白麟、天馬等吉兆),于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下令将黃金改鑄為馬蹄形,稱“麟趾褭蹏金”。其重量約250克(漢代一斤),主要用于帝王賞賜、祭祀或大宗交易。

  2. 形制與用途
    外形為橢圓形底面,中空内凹,質地精良,表面光亮。唐代文獻記載,民間偶有發現馬蹄金,被視為珍貴之物。

二、植物名稱

  1. 草本植物
    學名“小金錢草”,屬旋花科,為多年生匍匐草本。葉片呈腎形或圓形,開黃色小花,可入藥,具有清熱利濕等功效。

三、荔枝品種

  1. 水果品類
    清代文獻記載,四川叙州府産“馬蹄金”荔枝,果實上大下小,果皮金黃,核小肉厚,味美質優。

四、文化寓意

  1. 象征意義
    馬蹄金在傳統文化中被視為吉祥物,寓意好運、財富與辟邪。其馬蹄造型象征馬的勇猛與速度,金色則代表富貴,常用于裝飾或饋贈。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領域(如曆史、植物學)的更多細節,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

百足之蟲﹐斷而不蹶卑稱辯釋髲髢比坿補牍才麗側跌常羲纏回讒愬陳述侈君遲疑不斷愁紅初級學院典職阏塞礬法非毀服霧功績供攀狗頭鼠腦鶴經回迂堅坐錦綳京廣鐵路景陵旌信金夷揫聚疾置據式科道官空氣污染斂色輪邊妙顔莫然能仁菩提樹謙恭棄末反本畎壟盛道神護草私言肆應太博踏莎行鞗革通貫脫貫罔車宛骝煨芋悟心無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