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顧左右而言他的意思、顧左右而言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顧左右而言他的解釋

謂避開本題,看看兩旁的人而談别事。形容支吾其詞,無法應對。《孟子·梁惠王下》:“曰:‘四境之内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新五代史·唐臣傳·安重誨》:“居數日, 道 ( 馮道 )等又以為請, 明宗 顧左右而言他。”亦省作“ 顧而言他 ”。《掃迷帚》第二一回:“那三人見話不投機,便顧而言他。”

網絡擴展解釋

“顧左右而言他”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形容在對話中無話對答,故意避開核心問題,轉而談論其他無關話題以搪塞對方。這種行為常表現為支支吾吾、轉移視線或東拉西扯。

二、出處與典故
源自《孟子·梁惠王下》。孟子曾問齊宣王:“若國家治理不善,該如何?”齊宣王無法回答,便環視左右隨從,轉而談論其他事情。這一典故生動體現了成語的逃避态度。

三、用法與結構

四、相關表達

五、延伸背景
孟子提出“民貴君輕”思想,但當時諸侯争霸,齊宣王更關注武力擴張,因此對孟子的勸谏避而不談。這一曆史背景強化了成語中“理想與現實沖突”的隱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顧左右而言他》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顧左右而言他》是一個成語,意為在對某個問題或者某個人情有所懷疑或難以回答時,故意轉移話題或避開問題。

拆分部首和筆畫

《顧左右而言他》的拆分是:顧(門)左右(共7劃)而(丶)言(讠)他(他),一共是十五畫。

來源

《顧左右而言他》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楊慎《世說新語》中。該書是一部記載魏晉時期人物言行的散文集,成語在其中用來形容人們在辯論時回避問題的行為。

繁體

《顧左右而言他》的繁體字為「顧左右而言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顧左右而言他》的古代寫法為「顧左右而言他」。

例句

1. 這位政客以顧左右而言他的方式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2. 當面對困難時,他常常顧左右而言他,避免做出任何決定。

組詞

1. 顧忌:顧慮并猶豫不決。

2. 大左旗:指明清時期的著名将領所轄地區。

近義詞

繞圈子、兜圈子、回避、閃爍其詞

反義詞

直言不諱、直面問題、坦誠相對、實話實說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