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二賈 ”。1.不同的價格。《漢書·王莽傳上》:“市無二賈,官無獄訟。” 顔師古 注:“賈,音價。”《後漢書·逸民傳·韓康》:“常采藥名山,賣於 長安 市,口不二價,三十餘年。”
(2).讨價與還價。 漢 王充 《論衡·是應》:“買物安肯不求賤?賣物安肯不求貴?有求貴賤之心,必有二價之語。”《南史·文學傳·崔慰祖》:“ 慰祖 賣宅須四十五萬,買者雲:‘寧有減不?’答曰:‘誠異 韓伯休 ,何容二價?’”
二價在漢語詞典學中,主要作為語言學(尤其是語法學)術語使用,指動詞在句法結構中能支配的必有論元(強制性語義成分)的數量為兩個。其核心釋義與應用如下:
在配價語法理論中,“價”(Valency)借自化學概念,用以描述動詞對其關聯成分的支配能力。“二價”指一個動詞在構成最小意義完整句時,必須同時與兩個名詞性成分(論元)結合才能滿足基本的句法語義要求。
典型結構模式:主語(施事)+ 動詞 + 賓語(受事)。
示例: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價”的語法義項說明;《語言學名詞》(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2011)。
論元強制性
二價動詞要求兩個論元共現,否則句子合法性或完整性受損。例如“贈送”必須關聯贈送者(施事)和受贈者(受事/與事),如“老師(施事)贈送學生(與事)書籍(受事)”。
來源:朱德熙《語法講義》(商務印書館,1982)關于動詞配價的論述。
句法實現多樣性
兩個論元可通過主語、賓語(直接/間接)、介詞賓語等形式呈現:
來源:袁毓林《漢語動詞的配價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
二價動詞處于二者之間,構成漢語及物動詞的主體。
來源:呂叔湘《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商務印書館,1979)對動詞分類的闡釋。
二價動詞廣泛存在于日常及學術語言中,涵蓋動作(“建造”“分析”)、心理(“喜歡”“相信”)、關系(“屬于”“像”)等類别,是漢語句法結構的核心要素之一。
來源:沈陽《現代漢語配價語法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中的動詞配價統計與分析。
“二價”是一個多領域術語,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
化學領域
指元素或原子在化合物中呈現的化合價為2,即失去或獲得2個電子的能力。
醫學/生物學領域
主要指二價疫苗,例如:
其他領域
若需更具體解釋(如某領域細節),建議補充上下文。
哀切寶樓丙科賓鴻層禁饞态巢由嗔怪摧逼寸心千古大白天倒擲典總笃頑二朝風覽輔翊纥繨公夫工業美術鼓鞴故典谷糧皇圖花圃穢德垢行扈聖堅成兼合警覺舅子給養聚變反應卡奴窪趷跶空腸老辦涼棚撩鬥臨時抱佛腳龍駕馬搭子帽準冥冥之志僻儒俏成俏敗七端八正禽獸不如日莫賽音彡彡贍恤生水飾說死敗思仲歲暮田莊頭半天,頭半天兒無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