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案典的意思、案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案典的解釋

*********門的官吏。《全唐詩》卷八七八載《兩京童謠》:“無錢求案典,生死任都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案典”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其含義主要指向古代官府中的文書檔案或相關職官。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及曆史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1. 官府文書檔案

    “案典”指官府存放的文書、檔案、卷宗。其中“案”指案卷、文書,“典”指典籍、檔案,合稱即官府保存的重要文件記錄。《漢語大詞典》釋義為“官府中的文書檔案”。

  2. 掌管文書的小吏

    唐宋時期,“案典”亦指負責管理文書檔案的低級官吏。如《宋史·職官志》記載地方官府設有“案典”一職,職責為“掌文書簿籍”。


二、曆史語境中的用法

  1. 唐代司法術語

    在《唐律疏議》中,“案典”特指案件審理的原始卷宗。例如:“凡斷獄,皆須依案典成文,不得臆決”(判決案件必須依據案卷記錄,不可主觀臆斷)。

  2. 宋代職官制度

    宋代州、縣衙門設“案典”職位,隸屬幕職官,負責謄抄、保管公文。據《續資治通鑒長編》,其職責包括“收貯刑獄案牍,稽考簿書”。


三、語義延伸

“案典”在部分文獻中引申為可依據的規範或先例。如清代學者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提到:“後世修史,當以舊案典為宗”,強調曆史編纂需參考原始檔案。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脫脫等. 《宋史·職官志》. 中華書局點校本.
  3. 長孫無忌. 《唐律疏議》卷二十九. 法律出版社, 1999.
  4. 李焘. 《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一百二十. 中華書局, 2004.
  5. 章學誠. 《文史通義·史注篇》.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

網絡擴展解釋

“案典”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綜合各權威來源的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司法官吏
    指古代司法部門的官員或書吏,常見于唐代文獻。例如《全唐詩》所載《兩京童謠》:“無錢求案典,生死任都官”,此處“案典”即指掌管案件的官吏。

  2. 法律典籍
    原指古代法律文書或判決依據的典籍,如《周禮·地官司徒氏》中提到的司徒家族家傳法典,後泛指權威法律文獻。

二、語義演變

三、示例與補充

四、注意區分

部分網頁提到“案典”用于描述雕刻圖案(如“圖案典雅”),實為“案”與“典”的誤用組合,與司法含義無關。

别人正在浏覽...

霭露白鹿币保衡抱膝布刀酬拜春羅刺心切骨忖奪頓官飜覆高峰估人谷用骨重神寒海月捍遏合眼緩步代車皇辜換氣化人場煇煥毀約嘉贶家馬驕兒騃女羁縛九旒酒仙翁霁止舉貸抗疏珂傘恐聳詟栗褲腰帶拉茬浪翁連畛列仙門藩冥遯烹饪平幹破愁芊瞑齊心併力喪祭煞帳盛筵難再神領沈犀順節死狗談議外長亡猿災木頑士委要像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