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替天行道的意思、替天行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替天行道的解釋

(1).代行上天的意旨。謂按照天意,在人世間做正義的事業。 元 康進之 《李逵負荊》第一折:“澗水潺潺遶寨門,野花斜插滲青巾,杏黃旗上七箇字:替天行道救生民。”《三國演義》第四七回:“吾替天行道,安忍殺戮人民!” 姚雪垠 《長夜》三七:“老白狼,白狼老。打富濟貧,替天行道。”

(2).借指代行人民群衆的意願。 鄧子恢 《紅軍入漳前後》:“當時我向縣委傳達了省委指示。指出了單純軍事觀點的害處,指出光靠遊擊隊替天行道是行不通的,曆史是人民群衆創造的,人民隻有依靠自己才能解放自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替天行道”是一個具有深厚曆史和文化内涵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延伸。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核心解釋
    指代上天主持公道,執行正義之事。封建社會中的農民起義常以此為口號,強調反抗壓迫、追求社會公平()。
    例如《水浒傳》中梁山泊好漢以“替天行道”為旗號,象征對抗腐敗統治()。

  2. 近義詞
    如“為民除害”,強調為民衆利益行動()。


二、出處與曆史背景

  1. 文學起源
    最早出自元代康進之的雜劇《李逵負荊》,原句為:“你山上頭領,都是替天行道的好漢。”()。
    清代《說嶽全傳》等作品也沿用此詞,如牛臯聚衆起義的情節()。

  2. 社會背景
    古代農民起義缺乏合法性,常借助“天命”概念,通過“替天行道”賦予反抗行為正當性()。


三、在《水浒傳》中的體現

梁山泊以“替天行道”為綱領,源于宋江受九天玄女授天書的神話情節()。這一旗號不僅代表武力反抗,更強調道德制高點,如劫富濟貧、懲惡揚善()。


四、現代延伸意義

  1. 家庭層面
    有觀點認為,德行高者應幫扶弱勢家庭成員,承擔“替天行道”的責任()。
  2. 社會層面
    引申為維護公平正義的行為,如打擊犯罪、公益行動等()。

五、文化意義

該成語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命觀”和正義訴求,既是曆史語境下的鬥争口號,也演變為一種道德理想()。其生命力源于對公平的永恒追求。

如需更多文學作品中的具體案例,可參考《水浒傳》《說嶽全傳》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替天行道》這個詞的意思

《替天行道》是指為了正義、道義而行動,代替上天的公正來進行報應或懲罰。這個詞常用來形容英雄行為或者義憤填膺的正義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替天行道》的拆分部首是“曰”、“彳”、“行”,這個詞共有16個筆畫,十分繁複。

來源

《替天行道》這個詞最早出自《紅樓夢》一書,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在小說中,曹雪芹用這個詞指代賈寶玉等人為了為母親讨回公道而奮不顧身,表達了對正義的追求。

繁體

《替天行道》的繁體字為「替天行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曾經有幾種不同的寫法,如「顧世勞心」、「代行天義」等,但現在主要使用的還是「替天行道」這個寫法。

例句

1. 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替天行道,為受苦受難的人們主持了正義。

2. 這位英雄因為替天行道而被後人銘記。

組詞

替天、行道、道義、正義、報應、公正

近義詞

正直、公義、忠誠、偉大、英勇

反義詞

邪惡、不義、背信棄義、無恥、殘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