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傳說中掌管霜雪的女神。《淮南子·天文訓》:“至秋三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 高誘 注:“青女,天神,青霄玉女,主霜雪也。” 南朝 梁 蕭統 《銅博山香爐賦》:“於時青女司寒,紅光翳景。” 唐 杜甫 《秋野》詩之四:“飛霜任青女,賜被隔南宮。” 清 姚鼐 《問張荷塘疾》詩:“今年青女慵司令,九日黃花未吐枝。” 郭沫若 《東風吟》:“青女相欺又幾時?眼前百卉競芳菲。”
(2).借指霜雪。 唐 寒山 《詩》之一一五:“屢見枯楊荑,常遭青女殺。” 宋 王安石 《紅梨》詩:“歲晚蒼官纔自保,日高青女尚橫陳。” 元 張可久 《一枝花·冬景》套曲:“玄冥不出權獨占,青女三白勢轉嚴。” 清 納蘭性德 《浪淘沙·秋思》詞:“霜訊下銀塘,併作新涼,奈他青女忒輕狂。”
(3).喻指白發。 明 顧大典 《青衫記·樂天賞花》:“繁華易隕,恐青女又侵青鏡。”
“青女”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重要形象,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解析:
青女是掌管霜雪的女神,最早見于《淮南子·天文訓》:“至秋三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 高誘注中稱其為“青霄玉女”,主司秋冬霜雪降臨。這一形象被《幼學瓊林》總結為“青女乃霜之神”,成為古代天文認知的經典符號。
霜雪代稱
文人常以“青女”直接指代霜雪,如杜甫《秋野》中“飛霜任青女”,寒山詩“常遭青女殺”。
白發隱喻
因霜雪色白,衍生出對白發的比喻,如姚鼐“青女慵司令”暗指白發漸生。
■擴展說明
青女的形象融合了自然現象與人文想象,從《淮南子》到唐詩宋詞,其神話内核不斷被賦予詩意,成為中國古代文學中“秋寒”“肅殺”“時光流逝”等意象的經典載體。
基本意思:指青春年少的女子。
部首:女(女性);筆畫:11畫。
《青女》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的《小雅·車轄》:「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動搖行複止,六龍何嶷峣。青女尋常見,崇山峻嶺應。」原意為形容年輕的女子在園中漫步,展現出青春的活力。
青女(繁體字:青女)。
在古代文獻中,青女有時被寫作「靑女」。
1. 她是一位青女,容貌秀麗,氣質優雅。
2. 這部小說主要講述了一個青女的成長故事。
青年、青春、青春期、女子、女性等。
少女、少婦、少女兒。
老婦、中年婦女、長者。
【别人正在浏覽】